“宁智回归”高端人才峰会代表发言摘登

编者按:

9月7日,“宁智回归”高端人才峰会在我市隆重举行。会上,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7位人才代表围绕“为宁德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作主题发言,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本报予以摘登。

人才兴市 助力腾飞魅力宁德

高益槐(安发国际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宁德是一个充满魅力、富有特色的创业热土。宁德依山临海,海岸线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悬殊的山区地貌,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宁德的海洋经济、港口经济、能源经济、生物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我在新西兰留学并从事科研工作三十年,一直致力于研究医学营养学和真菌学。2006年,在家乡领导的感召下回到宁德创业,把三十多年的科研成果带回来,2010年开始投资建厂,至今已投资将近15亿元,建成了安发生物科技园,2018年完成四大生物产业布局,生物制药、保健品、功能饮料和生态农业等,产值达20亿元,市场遍布国内外,每年需消耗农副产品资源2万吨,为4万户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让将近1万多户脱贫。

科技能催生强大的生产力变革,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灵魂,而人才则是创新的基本核心条件。宁德有一批勤奋实干的优秀干部队伍,有“真金白银”的人才政策,安发生物能立足宁德,走向世界,要感恩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感恩家乡人民的支持,感恩各类政策的支持。

推进宁德教育高质量发展

黄文峰(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用“宁德智慧”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截至2019年上半年,宁德市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园率为97.9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03%,高中阶段招生普职比为5.8∶4.2,特殊教育入学率达96%。这些关键指标基本达到“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要求,提前完成目标任务,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此同时,诸如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不足、义务教育大班额班级数占比偏高、优质高中资源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可以说,宁德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宁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问题,需要我们认清形势、找准差距,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改革,合力谋划宁德教育的“奋进之笔”。

二、革故鼎新,砥砺前行,用“宁德力量”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改革

(一)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据统计,2011年至2017年,我国乡村义务教育在校生数量从5228.2万人减少到3418.8万人,减少了1809.4万人。农村学龄人口进一步稀疏化,原有的学校布局已不适应现实需求。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对学校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

(二)加快推动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二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四是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五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六是稳步发展民族教育。

(三)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应调整以“生师比”为主要核算标准的教师编制配置方式,采取“生师比”“班师比”“科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师编制数量。二是采取编制调剂和编制预支等方式盘活编制,建立“教师编制蓄水池”,优先满足农村学校、紧缺学科、课程改革的师资需求。三是建立动态的编制调配机制,保证编制供给能够较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四是加大对创新型教师的培训力度,保障教师培训工作经费。

三、崇尚教育,强化作风,用“宁德精神”营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

一是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教育主管部门要以振兴教育为己任,深入研判教育形势,创新教育管理手段,提高教育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动自觉和责任担当。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四个自信”。要弘扬高尚师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科技引领  绿色发展 促进宁德海洋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郑汉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博士、副研究员)

宁德的海洋自然资源禀赋极为 优越,针对宁德海洋渔业绿色发展, 我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定不移抓好生态保护,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

宁德市的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各方肯定。据悉,目前已清退禁养区渔排12.9万口,升级改造养殖区和限养区渔排18.3万口,并将在2020年前完成全面整治。

建议下一步,在清理清退违规养殖、升级养殖装备的基础上,以绿色渔业为目标,发展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业、资源生态可持续的捕捞业、安全可追溯的加工业,发挥水生生物的固碳功能,还宁德近海一个清洁、优良的海洋环境,从根源上提升宁德海洋产品质量和美誉度。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升级渔港与海上渔庄,发展休闲渔业、文旅渔业,

打造海上观光特色路线,落实乡村振兴要求,把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二、发展深远海养殖,从近岸走向深蓝

目前宁德的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10米等深线以内,10米以外基本没有开发。按海区宜养面积的5%-10%计算,宁德20米以上水深区域,可发展深远海养殖面积约347平方公里。同时台山列岛、福瑶列岛、七星列岛、浮鹰岛等可以为深远海养殖提供有利的天然屏障,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宁德的单柱半潜式深海渔场已接近完工,开始了有益的探索。

宁德需要结合海域条件、生产基础,因地制宜、谨慎科学地推进深远海养殖装备。东海所前期参与编制了宁德深远海养殖规划编制,下一步也愿意继续做好服务工作。

三、借助养殖规模效益,打造渔业高端基地

宁德市海水养殖规模大,大黄鱼是全国种源的供应地,产量高达14万吨以上的核心产区。加上鲈鱼、紫菜、鲍、贻贝等,已经形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产业规模效益。建议借力宁德养殖产业的规模,通过引进、扶持、培育等手段,吸引集聚有关装备制造落户宁德,发展海洋高端养殖装备制造集群,实现工农业融合发展。企业可以借助宁德条件开展试验、熟化装备,进而服务全国养殖装备需求,最终打造华东地区的渔业装备高地。

四、开展新品种选育,建设海水种业基地

品种是养殖的基础与核心,也是产业链中高利润部分。宁德发展种业具有天然的优势,中国海水鱼类养殖产量最高的大黄鱼,苗种基本来自宁德,同时宁德也拥有国家大黄鱼育种企业实验室等平台。宁德近海丰富的渔业资源,也是育种不可缺少的天然种质资源库。

建议通过创造条件、提供科研引导基金等方式,吸引国内高水平育种科研机构来宁合作,以抗病、优质为导向,依托宁德海洋的天然种质库,持续开展大黄鱼、鲈鱼、梅童鱼、紫菜、贻贝、蛤、鲍鱼、青蟹等的育种工作,把种苗之都升级为品种之都。

五、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业链价值

加工是产业链的后端,上游衔接养殖业,下游直接面对消费市场。目前宁德的加工产业,大部分还停留在以鲜活、冷冻为主,建议下一步通过技术合作、技术引进,一方面提高保鲜、冷冻水平;另一方面开发高附加值的即食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乃至海洋活性产物,利用好加工废弃下脚料,全面提升产业链价值。

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人才战略

刘澄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秘书长、高级研究员)

要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成功的关键是人才。根据闽东的资源和禀赋,我结合目前研究的普惠金融领域,在“乡村文化复兴”与“新型农商人才”方面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通过设立书院或研究教学基地,吸引名牌大学和研究机构学者专家到闽东讲学或兼职,推动乡村文化复兴。乡村治理与文化重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其核心是具有“初心和使命”感的爱乡村和爱村民的乡村治理人才的培养。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其背后蕴含着我们先哲“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闽东很多村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至今保存完整。大力弘扬这些优良传统,推动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是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之一。

二是培养新型的农事高级管理者,促进真正的合作经济和合作金融在闽东落地,以及在全国其他地方落地。合作经济需要地方政府给予项目试验、探索充分信任和支持,以及国际专业组织和专家的推动。

以上两个项目都是人才培养计划,能否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教授到闽东贡献智慧,是打造闽东国内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建议宁德市出台政策,吸引退休教授和专家及干部返聘去乡村工作,给予较好待遇。同时,在集体土地长期使用权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专家教授到闽东建立教育与研究机构,持续打造吸引高端人才阶段性或长期生活工作的良好环境。

为宁德市的医疗健康事业 做出自己的贡献

刘祖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1980年我离开家乡到第二军医大学学习,在上海学习生活将近40年,很高兴能够有这样的机会为家乡卫生事业出力。今年5月份,我着手在宁德市医院组建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团队共有5个成员,都是博士学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他们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都很有优势。我衷心地希望我这个团队在宁德的事业能够落地生根,发挥星火燎原的作用,逐渐在整个医院起到一些作用。

上海作为国家级的医疗中心,将来要打造成为国际医疗中心,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不断招聘国际人才,大量地建设国际中心站。宁德的医疗水平与上海的差距很大,怎样才能逐渐拉近差距,达到同质化发展?我觉得应该通过一些名医的作用,从某一些专科、对某一些疾病治疗方面开始逐渐向上海水平靠拢,达到同质化管理,建立起同质化治疗标准。仁济医院是上海最早的西医医院,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1938年成立的骨科也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骨科之一,历史非常悠久。如何利用上海的优势资源,带动闽东地区医疗的发展,是所有医疗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同时,我对提高宁德医疗水平方面提几点建议:

一是要加强宁德院方和上海院方的联系对接,利用在沪乡亲的医疗资源,诚意邀请合作,结合当地医院的具体情况,争取在多个关键学科能得到上海各大医院著名专家的帮助和支持,建立长期的协作体制和机制,真正意义上整体提升宁德的医疗水平。

二是要加强对中青年医师的培养教育,让他们想干、能干,干得好、

留得下。不论在医德上、敬业精神上以及技术上,要以德树人,并选派更多的优秀医师到上海教学医院进修培训。

三是要提高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和今后的“5G”技术,建立医院间的e 合作,在临床会诊、教学和学术交流方面广泛合作。

四是要在社会层面上提高医学知识的科普教育,提高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正确认识。

五是从长远看,医院应该要集中优势资源,逐渐向专科医院、治疗中心发展,科室向亚专业学科发展。

规划先行  服务产业发展

汤大杰(深圳前海勤智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是霞浦人,以前从深圳回霞浦一般是一年两次,从去年开始,基本上每个月都回一次。我现在认为,对我吸引力最大的一个是深圳,一个是宁德。深圳代表着过去中国的40年,宁德或许代表中国未来的20年,深圳有“深圳速度”,宁德实际上现在也有“宁德速度”,宁德2019年上半年的GDP增长率是11%,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就目前的经济增长而言,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在全国的经济版图上,宁德是经济区域增长的热点,这个热点不仅意味着当前经济增长速度,也意味着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宁德形成的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宁德的四大主导产业,有的产业已经超过千亿了,锂电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了,这是极不容易的。

我认为规划编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深圳在每个历史发展阶段,它的规划总是先行,规划编制总是起到预见性的指导作用,同时,它的产业社会发展规划大纲也总是能及时做调整。

以霞浦滨海新城规划为例,这个规划大概在五六年前编制的,当时宁德的工业产量、工业企业,特别是代表性的企业还没有现在的行业地位。宁德的现在,实际上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区产能,或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宁德的周边是它的空间往外延伸的唯一的通道,霞浦应该更多地承接宁德未来产业外溢的部分。

同样,宁德对城市的定位也要与时俱进做这种调整优化,结合深圳过往经验,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的要素进行考虑:一是考虑产业从哪里来?现在宁德通过核心企业以产业链来招商,形成了支柱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它的技术路径实际上是有多种选择的,是否将新能源动力电池新的一些技术路径予以重视呢?从一个企业角度来讲,是一个技术路径的选择,从一个政府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平台的选择,所以应该予以关注。从产业来说,没有先进的产业,只有朝阳的产业。产业体系的完整,对一个地方经济来讲是非常关键的。二是考虑钱从哪里来?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经济产业资源重新整合的机会,像江西等地都成立产业基金,去收购异地的上市公司,本地的国资是否可以整合成异地的上市公司资源,推进本地国有公司资本的国有化,国资一定要在新一轮的经济逆周期里面抢到更多的钱、更多的资源,为下一轮的经济起飞做准备。三是考虑人从哪里来?目前的宁德的经济体量相当于二十年前的深圳的经济体量是一样的,但是目前宁德的人口是350万,二十年前深圳的人口是600万,所以我说宁德现在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尤其缺乏产业工人,所以宁德要考虑吸引更多产业工人来就业,这样才能有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所以我们说未来的产业,发展理念要考虑产业体系的健全、去“抢”更多的钱、培养更多的产业工人。

吸引在外人才回归 助力家乡建设发展

温金海(《中国人才》杂志社执行主编)

借今天参加“宁智回归”高端人才峰会的契机,我结合这些年了解到的各地引才回乡一些做法,与大家做个交流。

一是吸引在外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各地人才工作的新气象。这几年,各地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引进外地高端人才,存在很多制约。有时候,花费很多人力财力引来的外地人才,往往又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造成引得来、留不住。与此同时,中小城市人才外流现象相当严重。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各地积极探索,在注重引进外来高端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能够适应当地环境,在当地生根开花,成就一番事业的优秀人才。其中,吸引当地的外出人才回乡创新创业,成为一个突出亮点。

二是人才回乡服务家乡的方式丰富多样。各地吸引在外人才回乡服务,十分注重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发挥回乡人才的作用。一是发挥院士专家等高层次人才群体的作用。二是瞄准产业升级,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三是发挥在外高校毕业生的作用,集聚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四是发挥好高校人才优势,柔性回引人才智力。人才回乡,只要家乡政府和回乡人才密切协作、齐心协力,合作的空间非常广阔。

三是人才回乡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乡情是前提和纽带,良好的人才环境、广阔的事业空间,则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根基。近些年,各地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理念,抓好人才环境建设,人才回乡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有的城市制定了安家补贴、生活津贴、启动资金、发展平台等方面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有的城市在职称评聘方面突破限制,对引进的研究生专业职务聘任不受所在单位岗位数量比例限制,对符合条件的博士后直接认定副高级职称。有的城市对回乡人才开辟医疗保健绿色通道,发放人才绿卡,持卡可享受定期免费体检、优先预约就诊等优质高效医疗服务。有的城市对回乡投资企业在项目审批、用地、税收、融资、招投标等方面,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最大限度支持。有的地方加强对回乡人才的表彰奖励,设立“优秀乡贤贡献奖”“支持家乡建设突出贡献奖”等,营造“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投资氛围,让回乡投资者舒心、安心、放心。

(本版图片由郑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