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简史


前言

闽东这块依山面海的红土地,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全国八大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国革命洪流中一朵瑰丽的浪花。早在1931年初,闽东就建立了工农武装。1932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闽东游击战争迅猛开展,闽东工农游击队纷纷创立,成为闽东主要的工农武装,为建立正式红军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4年9月30日,以闽东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和闽东工农红军第十三独立团为骨干,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宁德桃花溪地区的支提寺宣告成立,闽东工农武装斗争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闽东红军独立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胜利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使闽东成为党领导下的南方8省15块游击区之一,也因此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各省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一面不倒的旗帜。

《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成立》油画(资料图)

工农武装 燎原闽东

闽东靠山面海,山海资源丰富,面对列强的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以及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闽东人民奋起反抗。五四运动后,一批在外求学的进步青年携带大量进步书刊回到闽东,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7年后,闽东各地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组织,闽东革命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928年7月3日,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召开会议决定:以福州为中心,向福宁府及连江、古田发展。这是福建省委对闽东革命所作出的第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自此开启了领导闽东土地革命斗争的帷幕。

1929年5月,中共福州市委召集在福州入党的4名福安籍党员,借游山玩水之名在福州西湖聚会,成立了福安党小组,负责人陈铁民。福安党小组的建立,是闽东人民革命史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起点。

1931年,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先后派郭滴人、邓子恢前往闽东,与闽东党组织负责人一起,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组织农会,培养农民运动骨干,闽东各地的五抗(抗粮、抗捐、抗税、抗租、抗债)斗争迅速发展。

1931年春,中共福安县委组织了一支七八人的秘密游击队,队长詹如柏。这是党领导的闽东第一支小型农民武装。

1932年5月15日,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马上在福安、连江两县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这次会议是福州中心市委开始转变工作重心,发动和领导闽东工农游击斗争的标志性会议。

1932年9月14日,在中共福安中心县委领导下,福安县秘密游击队队长詹如柏率领30多名游击队员和农会骨干发动了兰田暴动。打响了闽东工农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正式成立闽东工农游击第1支队,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

在闽东党组织领导下,闽东各地游击武装力量纷纷建立,至1933年10月,全区共建立了六支主力游击队,形成了闽东工农革命武装的完整的战斗序列,标志着闽东革命进入了武装斗争的新阶段。

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成立

1933年11月20日,“闽变”发生,闽东党组织抓住敌调集重兵“讨逆”,闽东防务空虚的有利时机,组织游击队和红带会在赛岐、马鼻等地举行暴动,并两次围攻霞浦县城。在此胜利鼓舞下,各地农村大小暴动此起彼伏,給闽东反动势力造成极大的打击和震慑。

1934年1月,在闽东各地工农武装暴动的震天呐喊声中,闽东工农红军独立2团、13团宣告成立。闽东苏区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方红军。

1934年闽东苏区形成前后,闽东党分别在福鼎、霞浦、连江组建了红军海上游击队,担负封锁海口,袭击敌人船只,运送我军用品的任务,配合红军活跃于闽东千里海域。

1934年2月,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福安柏柱洋举行,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马立峰,副主席叶秀藩,秘书长张少廉。闽东苏维埃政府先后辖有10个县苏、63个区苏、800多个乡苏,人口近百万、面积达11000平方公里。

1934年8月13日晚,在闽东第13独立团配合下,北上抗日先遣队兵分3路攻打罗源县城,伏击宁德追兵、轻取穆阳重镇,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闽东的政治影响,先遣队留下的500多名伤病员痊愈后编入闽东红军,大大增强了闽东红军的政治、军事素质,也为闽东红军独立师的建立准备了干部条件,是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征程中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1934年8月21日,在宁德赤溪阳谷,闽东第2独立团与北上抗日先遣队胜利会师。北上抗日先遣队经过闽东,对闽东苏维埃运动具有重大影响,闽东苏区由此进入鼎盛发展阶段。北上抗日先遣队留下的一批伤病员,成为不久后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的军事骨干。

1934年9月30日,闽东临时特委将闽东红军独立第2团和闽东红军第13独立团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闽东工农武装斗争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从此闽东党有了一支统一指挥、英勇善战的主力部队。

1934年,在全国革命暂时处于低潮之时,闽东苏区崛起成为中央红军长征前最后一块创建苏区。在这一年鼎盛时期里,除县城和少数集镇外,农村绝大部份成为革命根据地,苏区面积大约有11000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00万。

(中国老区建设资料图)

三年游击 红旗不倒

1935年1月13日深夜,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召开洋面山紧急会议。会议由叶飞主持,决定变苏区为游击区,转入游击战争;闽东党政机关和地方武装就地坚持斗争,上山打游击;闽东红军独立师实行战略转移到苏区外围,保存有生力量,坚持长期斗争。洋面山紧急会议是一次关系闽东党生死存亡的、实行战略转移的决策性会议,确定了坚持长久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标志着闽东苏区从此转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1935年1月15日,闽东红军独立师主力部队和红带会2000多人,在西竹岔设伏,与国民党新10师3团展开激战。战斗异常惨烈,毙敌500余人,闽东红军独立师牺牲200余人。这是闽东红军独立师成立以来减员最多的一次战斗。为了保存自身实力,闽东红军独立师撤出战斗,踏上突围转移之路。

1935年5月12日拂晓,红4团和独立师特务队在福鼎仙蒲村枫岔头,伏击了前来偷袭的浙江保安2团一加强连,全歼来敌1个连,毙敌营连长在内24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这是闽东红军独立师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极大提振了红军指战员的士气。

1935年5月底,叶飞、阮英平、范式人召集各地坚持斗争的负责人在寿宁含溪举行会议。会议由叶飞主持,决定恢复和重建中共闽东特委,产生了以叶飞为书记的中共闽东特委新的领导班子。会议确定“对内恢复苏区、向外发展新区”的基本方针,调整了适应游击战争的各项政策。

1935年6月,中共闽东特委在宁德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改团为纵队,把闽东红军独立师整编为3个纵队,调整任命了纵队领导人,并大致划分了各纵队活动的区域和任务。叶飞主要随第1纵队活动,范式人主要随第2纵队活动,阮英平主要随第3纵队活动。

1935年10月5日,刘英、粟裕率中央红军挺进师主力,与闽东红军独立师在寿宁郑家坑会师,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员会(简称闽浙边临时省委),史称“第二次会师”。这次会师开启了两地红军携手开创闽浙边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新篇章。

1936年1月,叶飞、陈挺率闽东红军独立师一部,在宁德霍童上洋坂头伏击来犯的反动大刀会二三百人,当场击毙20余人,并乘胜进行瓦解工作,大大削弱了梅坑、桃花溪游击区的反动大刀会势力。至1936年2月,宁德游击区空前发展。尤其是梅坑地区,更是凭借若高山峻岭、地势险要的有利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成为了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闽东党和红军游击队的大后方。

1936年4月中旬,黄道、叶飞等在洞宫山仰头村召开闽北、闽东两地党委联席会议,商讨成立中共闽赣省委,加强统一领导,协同作战,创建闽东北游击根据地。书记黄道,调卢文卿到闽东红军独立师工作。“洞宫山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闽东、闽北两块根据地的联通合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历史作用。

1937年8月,闽东红军独立师在宁德亲母岭战斗毙敌40多人,俘敌连长70多人,缴获步枪108支、短枪5支、机枪2挺、手榴弹200多枚、子弹2800多发,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同意与中共闽东特委举行谈判。亲母岭之战成为闽东三年游击战争的最后一仗。

1937年9月,阮英平部与范式人部在庆元茅村会师。浙江处州保安团参谋长邵才率兵前来“追剿”。闽东红军独立师1、2纵队在久住洋设伏,毙伤敌参谋长等26名,这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东红军在闽东境外的最后一场收官之战。

闽东特委和红军游击队,在与上级党组织长期失联情况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中,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坚持斗争,反击并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当局的 “清剿”,在闽浙两省23个县的区域内,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胜利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使闽东成为党领导下的南方8省15块游击区之一。

三年游击战争中,先后有7000余人参加或坚持了游击斗争。至1937年底编入新四军时,闽东红军独立师发展到1300余人。

(中国老区建设资料图)

改编北上 抗战劲旅

1938年春,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2月14日,全团指战员1300多人在叶飞的率领下,踏上了北上抗日的征途。从此,这支新四军英雄团队,纵横驰骋在拯救民族危亡的沙场上。

由闽东游击健儿组成的新四军老6团,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主力部队中的主力。在硝烟弥漫的战火征程中,他们摧锋陷阵英勇无敌,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日军,消灭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痛击了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他们创造的无数经典战例,已永远载入人民军队的光荣战史。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