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下党”这一年丨福安:现代农业撬动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关键。福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乡亲们的重要回信精神,按照宁德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战略“8+1”特色农业产业要求,强化产业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茶叶和葡萄等特色产业,全力构建“2+N”特色产业体系,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贡献“福安路径”——

晚熟葡萄产业成为松罗、 、 晓阳等山区乡镇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

福安市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与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发展,带动全市439个乡村实现产业振兴。农业产业已成为该市跨越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三大果业打造“生态链”

入夏以来,福安正用浓浓果香迎接四方来客。

又到一年葡萄丰收季。这几天,赛岐象环葡萄园里一串串丰盈亮泽的葡萄令人垂涎欲滴。前来收购的客商,冷链物流的货车,自驾游的小车……车来车往,一派繁忙景象。福安,这个南国最大的葡萄产区,每天都有数万斤葡萄通过冷链物流或快递专线,源源不断地从产区销往省内外市场,甚至“点对点”从果园装箱启动,24小时从“枝头”直达“舌头”。

福安地处福建东北部,丘陵环抱,气候温和,向海而生的地理环境,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给这块土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又有磻溪流域、穆阳溪流域、富春溪流域丰富的淡水资源,为发展经济作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近年来,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福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已近10万亩,年创产值10多亿元。葡萄、水蜜桃、脐橙、杨梅、芙蓉李……福安特色水果,不仅成为一张耀眼的“绿色名片”,更成为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和引领乡村振兴的最强动能。

历经30多年的发展,福安葡萄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全市13个乡镇129个村庄种植葡萄,3.2万农户从事葡萄生产,3000多人从事葡萄营销和产业服务,产值8亿元,产量和面积占福建省的60%以上,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面积最大、规模连片、生产规范的葡萄生产基地。

7月21日,穆云畲族乡虎头村举办了一场面向全国网友的线上直播活动,集中推介穆阳水蜜桃和当地特色畲家美食。“今年优质的水蜜桃1公斤可以卖到40多元,稍次的也有30元左右。直播间一开,各地的人都能吃到穆阳的水蜜桃。”正在林间摘桃的村民叶应霞笑容满面。

穆云畲族乡虎头村的房前屋后种植穆阳水蜜桃,美了村庄、富了村民

被誉为“闽东珍果”的穆阳水蜜桃已遍布穆阳、穆云、溪潭、康厝一带,主产区的虎头村去年人均收入达到2.5万多元。目前,当地已有水蜜桃合作社30多家,近三年平均销售产值达2亿元左右,在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解决农民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年四季花果飘香的福安,特色水果产业“你方唱罢我登场”。低海拔平原地带的数万亩巨峰葡萄正在产销两旺之时,晓阳、松罗等山区的晚熟葡萄园里,串串果实正在喜迎一年一度的采摘期,而溪潭磻溪两岸的万亩橙园,也同样充满着即将丰收的喜悦。种植脐橙的果农们紧抓夏季好天气,除草、除虫、施肥、疏果、浇水……2000年,溪潭镇农民从江西赣州引进纽荷尔良种脐橙试种,喜获成功。由于脐橙效益高,经过多年发展,全镇发展脐橙、血橙、红桔、砂糖桔、红美人柑桔、桔柚、红心蜜柚、芦柑等柑桔类种植面积达1.5万多亩,总产值近亿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产业支撑。

茶旅融合推动茶区变景区

正逢暑假,位于社口镇坦洋村的怡品香茶叶企业生态茶园里,三三两两的游客正走过青翠的茶园,观看传统红茶制作工艺流程:采摘、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十多道手工制茶工序。“放假带孩子来坦洋茶乡逛一逛,体验茶文化,十分有意义。”游客陈月惠说。

遍布乡村的30万亩茶园,成为福安广大茶农的“绿色银行”。

福安市有茶园面积30万亩,涉茶人员40余万人,几乎村村产茶。近年来,该市把茶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农业支柱产业来培育打造,通过深入实施茶园生态工程,依托当地良好生态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发展茶乡体验游,在传统茶业基础上催生出茶园旅游新业态,走出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

社口镇坦洋村是中国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的发祥地,拥有茶园面积3200亩。今年,该村在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主题公园、横楼民俗文化茶博馆等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正策划生成乡村振兴文旅提升项目,投入1.3亿元,改造施善桥,建设村集体标准化茶厂、茶文化主题公园、砖窑遗址公园、集体农家乐,打造古茶街、“坦洋工夫”品牌等。

茶园赏青,茶厂闻香,茶庄品茗……周末,在福安北门茶场生态观光园,随处可见茶客、游客行走在茶乡间,层层叠叠的茶园,以其柔美的线条,吸引摄影师来到这里追逐光影。目前,观光园已投资700多万元建成门楼、茶韵观景楼、摄影 (微电影)基地、标准化茶叶加工厂、观景亭等,形成了一个集休闲、观光、会务于一体的综合休闲旅游园区。

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中,福安市茶园链接其他业态模式有:茶园+摄影基地、茶园+养生、茶园+文化节、茶园+茶艺体验、茶园+营地、茶园+茶叶销售……以茶为媒,南方佳木、天湖山庄、坦洋茶场三座茶主题庄园的名茶美景吸引了周边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体验式消费正是这三家茶庄园的一大新主业。他们开发采茶等农事体验活动,加上餐饮、住宿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茶文化旅游发展渐入佳境。

甘棠镇是全国民间最大的茶树苗无性系繁殖基地,通过规模化繁育金观音、金牡丹、紫牡丹、黄玫瑰、安吉等十多个茶苗品种,年出圃茶苗达6亿多株,产值超1.6亿元,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特色主导产业。“让广大茶农积极参与乡村旅游,融入茶业发展中,真正达到稳定增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近几年,立足于茶旅结合拉长供给链条,甘棠镇沿沈海高速复线形成产镇融合观光农业带,多彩田园魅力绽放。观里村、过洋村新村建设结合打造茶业农业观光园,靓丽整洁的新农居映衬着周边茶园茶山,晋升为福安近几年的网红新农村。

茶区成了景区、茶园成了公园、产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农旅联姻,茶香飘溢,2019年福安市茶叶产量达2.84万吨,毛茶产值16.92亿元。今年6月30日,集产学研销、体验观光、文旅文创等多功能于一体,总投资近7亿元的福安市坦洋茶谷项目在社口镇竹工坂动工,标志着福安茶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

潭头镇下洋村举办开镰节,游客们参与割稻谷、徒手捉稻花鱼。

7月17日,在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科技示范户陈堂生的葡萄园里,紫黑色的巨峰葡萄挂满了枝头,福安市首批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教站站长张富民正在观测葡萄收成情况,现场指导果园管理。“张站长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到果园来,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今年葡萄的产出与去年相比提高了20%,这与他的指导分不开。”陈堂生说。

南方是多雨的高温高湿气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福安刚引种葡萄时,葡萄总是容易感染真菌,产量和质量一直无法突破。2003年,张富民首次提出避雨栽培技术并在全市推广,作为福建省第一批引进台湾葡萄专用的套袋技术,使全市果农年增收800万元。

为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做到“一个村都不能少”,福安强化财政投入、科技服务、项目用地等要素保障,“抓两头、带中间”,即抓优试点示范村、攻坚产业薄弱村、带活中间产业村,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成立乡村振兴服务队,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全力帮扶76个产业薄弱村发展。依托高端专家、下派干部和乡土人才构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市科技特派员队伍从2017年21人、2018年67人,发展到2019年132人,服务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183家,科技特派员服务足迹涉及216个建制村,服务领域涉及农业推广、茶叶、林业、园艺、花艺、果树栽培、机械、工商管理、经作、植保、畜牧、兽医、水产等多个行业领域。同时,聚集和整合科技优势资源,组建科技特派员创新工作站,着力在农业产业的品种、技术、设施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形成示范、带动作用,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