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声丨郭文胜:容山纳海谋发展 砥砺奋进新征程

风正扬帆,踏浪前行。霞浦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素有“闽浙要冲”“海滨邹鲁”之美誊。“十三五”期间,霞浦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新的台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霞浦又将如何融入宁德市“一二三”发展战略和“五个城”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共霞浦县委书记郭文胜。

“‘十三五’时期是霞浦发展重要而又极不平凡的五年。”郭文胜介绍,“十三五”以来,霞浦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攻坚破难、锐意进取,奋力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胜利”,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民生事业蓬勃发展,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五年来,霞浦县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海洋养殖和全域旅游两个独具特色的绿色、富民产业不断发展,摄影游、民宿游、滨海游成为旅游新风尚,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分别是2015年的8倍、10倍;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食品加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霞浦核电、时代一汽动力电池、时代科士达储能设备、国网时代储能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

夯基础、强配套,五年来,霞浦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成为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镇化率由44.9%提高到50%;城乡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三沙港区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扩大开放,东冲路火车站至下浒段、三沙疏港路、水门、柏洋通乡路等道路建成通车;扶贫交通振兴工程包PPP项目、“东海1号”东冲半岛风景道、宁上高速霞浦段启动建设,城乡“1小时交通圈”已具雏形。

一枝一叶总是情,五年来,霞浦民生福祉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实现“三个同步”。民生投入同步增长,民生支出达132亿元,约是“十二五”的1.7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步提高,居全市前列,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顺利实现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摘帽;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完成教育、医疗项目53个,投资22亿元,建成县第四小学、县医院新院等。此外,霞浦成功举办“文化旅游周”、第3届“人教杯”校园足球赛、第36届“青春诗会”、“海洋文化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文化惠民成果丰硕,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民主法治、社会治理及党的建设等全面推进,完成了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目标,霞浦海域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管海用海走上规范化轨道。

笃行致远开新局,扬帆起航再出发。展望“十四五”,郭文胜表示,霞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深入融入宁德市“一二三”发展战略和“五个城”建设,抢抓机遇、砥砺前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霞浦篇章。

——抓好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两个百亿”投资行动。规划三年周期,生产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连续三年每年投资100亿元,着力打造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1+5”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抓好海洋养殖和全域旅游“两个富民”产业发展。巩固提升“清海”成果,抓好水产育苗、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发展,并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创新发展海参、海带、食用海带苗、紫菜等区域特色养殖品牌。加快推进全域旅游“三步走”战略,加快核心景区建设,大力引进精品民宿,定期举办文化旅游周、滩涂摄影、山地马拉松、海钓等特色品牌赛事,构建“旅游+摄影+民宿+景区+文化+体育+康养”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抓好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两个战略”全面实施。围绕宁德市“五个城”建设布局,加快霞浦撤县设区步伐,发挥城乡融合试验区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两个示范”优势,加快“东扩、南移、面海”城市发展,加快滨海新城开发建设和老城区有机更新,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新霞浦。坚持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加快推进省级试点村、县级示范村和产业薄弱村建设,努力走好具有霞浦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抓好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两个环境”优化建设。把后疫情时代营商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风清气正的政治社会生态,实现“远者来、近者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331”工作机制,切实把人居环境建得更好,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抓好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两个体系”健全完善。深化“平安霞浦”建设,推行“海上新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升“最多投一次”阳光信访、“综治+保险”等机制做法,打造更多社会治理“霞浦经验”。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托幼等民生短板,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