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浦源:巧借“和”文化 “景”上再添花

新春佳节,周宁县浦源村鲤鱼溪景区张灯结彩,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赏鱼观景。据统计,从除夕到正月初六,鲤鱼溪景区接待海内外游客4.75万人次,同比增长7.82%,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旅游市场的开门红。

“虽然游客量增多了,但景区里未发生旅游纠纷。”浦源镇综治副书记张穆锋说,“可喜的变化,得益于景区巡回法庭和浦源村宗祠调解委员会的共同发力。”

据了解,2018年,为有效解决旅游纠纷,浦源镇联合周宁法院、浦源市场监督管理所在浦源村设立首个景区巡回法庭。主要受理因旅游发生的合同纠纷或侵权纠纷案件,采取电话、接访、上门、巡回等多种途径立案,做到快审、快送、快调、快结。巡回法庭与旅游局、市场监管局建立旅游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强化工作对接合作,实现旅游纠纷化解在发生地、化解在基层。

“除了化解旅游纠纷,如何调解村民间的日常纠纷,打造一个和谐景区,又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张穆锋坦言。

“多亏了村里的调解员,压在心里的事情终于解决了,大家都能安安稳稳过个好年了。”春节前,浦源村村民郑某和郑某某终于握手言和。

原来,郑某和郑某某是邻居,因住宅土地划定不清,导致关系不断恶化。眼看春节就要到了,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如果能调解好两家关系,两家人就能过个和美的春节,这时浦源村宗祠调解委员会发挥了作用。

“村民有纠纷,我们上门做思想工作,他们总觉得镇村干部做事情片面。而借助民间力量解决纠纷,让村民‘自己选人评理,自己服气认理’。”张穆锋说。

为此,2018年,浦源村充分利用郑氏家规家训中“和”的元素,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选出威望高的村民代表组成宗祠调解委员会,调解村民之间产生的民事纠纷,巧借“和”文化解决纷争。

通过调解委员会召集双方协商,经调解员摆事实、讲道理,郑某和郑某某达成和解,签订协议。浦源村宗祠调解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协调化解了各类矛盾10余起。村干部都有这样的体会:依靠村民充当“和事佬”,基本上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的基层自治。

不仅如此,调解委员会还发挥了文明劝导队的作用,如随处扔垃圾、鞭炮纸不清理、污水乱倒等现象,在调解员的劝导下少了。

“以前,过年期间总会看到邻里、游客为了一些小事闹得不愉快,现在好了,有了调解员、景区巡回法庭,村里环境和氛围都有了大变样。”返乡过年的村民郑仙树乐滋滋地说。如今,漫步在鲤鱼溪畔,家庭邻里和睦相处,孩子们的欢笑声声声入耳,一片繁荣祥和的喜庆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