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探古

水口库区风光 严振龙 摄

水口史上为古田一都,古称“囦关”,西通南平,北往古田,南达福州,为交通要道。因处古田流水汇入闽江入口处,取名水口。有联赞曰:“烟云缭绕,塔岭无穷腾紫气;日月居诸,囦关不尽蔚祥光。”

作为水陆要冲门户,古田拓主刘疆(率众献地于唐后首任县令)特选派其弟刘崇圣镇守水口,因治镇有功,乡民曾立孚应庙纪念。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转运使杨克让请迁邑于水口,至端拱元年(988年)县治历八年。宋元间设水口驿丞署,明洪武三年设递运所。清道光年间22年(1842年)设为分县,又历八年。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设水口电报局,二十六年(1900年)设水口邮政局。1986年为建水口水电站,从莪洋镇析出水口等行政村成立水口镇,老水口彻底淹没。

旧水口由七境八铺组成,即新兴境上下壑铺,华元境高仓铺,光华境街头铺、坪街铺、关下关前铺,中华境站前铺,七保境元沙铺,仓前境仓前铺,添新境。前四境构成长约2公里商贸长街,当年相当繁华。街之南北都有关隘,一曰“南闽保障”,一曰 “北门锁钥”,乃明朝县令刘曰晹重修立匾。明弘治二年,知县屠容立华表于驿前,名曰:“迎恩”。明清时期,即办有校艺别墅、社学、玉泉书院等学校。因地形狭窄,居民多依山傍水建房,俗称“吊脚楼”。船行闽江,看两岸灯火,如同“灯笼挂壁”,颇具特色。

离旧水口五里的白云寺,始建于南宋,康熙二十一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重建,这里摩崖石刻和诗碑琳琅满目。建于宋重修于明正德十三年的朝天桥,巨商许文经捐资,状元舒芬为记,毁后又由曹观察学佺倡建,康乾间再毁于大火。乾隆版《古田县志》载:“桥当邑之孔道,旌节轮蹄,往来如织,自昔有桥,亦壮伟甚。”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知县徐建立在水口北塔岭建塔岭亭,供旅人樵夫休憩。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陈瑸任古田知县,经常下乡考察民情,有感于水口黎民百姓无土可耕,无业可从,唯赖上山砍柴、下水捕鱼为生,升任福建巡抚后,便下令闽江上游所有“木棑”(指成捆的木材借水流漂浮运输)放流到水口实行换捎制度,等于设了个中转站,解决了水口百姓就业,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感念恩德,水口百姓在高场面白马庙左侧建陈瑸祠。

始于清末光绪三十年(1905年)端午节的水口龙舟赛最负盛名,虽然是民间组织,群众参与,但几乎是年年举办,还邀请邻近县乡村龙舟队参赛。     

首创于民国元年(1911年)的水口“十番”,即乐曲演奏表演,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年已八旬的退休老教师叶体催先生介绍,当年水口人张培仁途经福州茶亭街,适逢一大户人家婚庆,演奏“十番”,鼓乐笙箫异常热闹。天生爱好音乐的张培仁洗耳倾听,专心记忆,默下全谱,回来后几经修改,又加以创新,衍生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口“十番”乐谱,于是便着手组建“十番”队,队员一般在13人左右,服务于庙会和婚丧喜庆,并定规立矩:“乐谱传内不传外”。“十番”队从民国初年至今已传四代,如今,“十番”也面临失传之境,即便村中有婚丧喜庆需要请“十番”,也只是临时召集多数在外地的乐手回乡演奏。 

水口的传统工艺雨伞也曾很有名气,1953年公私合营,成立地方国营水口雨伞厂,注册《丰收》商标,1962年参加全省雨伞质量评比夺冠,1964年参加全国雨伞质量评比得第二名,产品远销省内外及东南亚国家。

水口的传统小吃碗糕也别具风味,原材料是米粉、淀粉、酵母、白砂糖、碱和水等,有的还加入鸡蛋,色泽金黄,口感更好。因为是以小碗为模具蒸制而成,所以称为碗糕。也因此古田有句俗语:“会就碗糕,不会就塌粿。”

如今,水口是闽江之滨、金钟湖畔的库区新镇,古田的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