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咱村有电商,特产卖得欢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发展。近年来,宁德全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全市各县(市、区)电子商务全面开花,有效破解县域农特产品出山进城难题,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咱村有电商,特产卖得欢

“下乡的味道”电商平台的乡下收购点 吴通华 摄

眼下,在不少偏远山乡,因为山高路远,常常农特产品要么卖不出去,要么卖不上好价钱。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宁德市的屏南、寿宁、福安、柘荣、古田等县(市、区)大力扶持发展农村电商体系,为乡村产业振兴加速提效。

“电商+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驻村第一书记当“红娘”,山货特产卖得欢。去年4月,由屏南县甘棠乡新田村第一书记董建武等15位省、市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联合策划与推动,屏南县农特产品全域扶贫运营中心上线了。

“这个中心成立驻友富屏公司,注册‘精福屏’统一商标,实现线上线下双轮运行。”董建武告诉记者,中心采取“1+X”模式,建设1个县级运营中心门店,并将建立79个村级农产品收购点及1个农产品加工厂的购销网络,精选出鸳鸯面、米烧兔、石蛙等68种农特产品,统一包装、打响品牌,对接发达地区大市场。

甘棠乡新田村拥有竹林近4000亩,丰产时年笋干产量在1万到1.5万公斤之间。“以前,大多坐等商贩上门收购,过剩的只能积压或低价抛售。现在有了全域扶贫运营中心,村里的笋干早早销售一空,单价还比往年高出10元。”新田村笋农李志玩说。

不仅如此,近年来,屏南县还组织电商企业与贫困户建立挂钩帮扶关系,通过“互联网+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屏南屏城乡后龙村贫困户张久德就是受益者之一。“去年种了6万株多肉,闽卉公司上门收购,一株一元,收成还不错。我今年计划扩大规模,种植15万株。”

2015年,屏南县设立电商专项资金,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通过“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创建“电商+扶贫”模式,电商从业人员6000多人,目前带动贫困户年增收500多万元。

宁德市商务局局长陈宁生受访时表示:“电子商务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带动更多村民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外地客商在柘荣线下农特产品O2O体验馆里选购。 游松柏 摄

打响公共品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如今,不仅仅屏南县,周宁、霞浦、寿宁、柘荣等县区也积极开展创建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工作。2018年7月,寿宁和柘荣两县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本月初,古田县区域公共品牌“十方田”宁德体验馆开业。这是继“十方田”福州三坊七巷馆之后又一线下体验馆,吸引大批市民进店购物。

古田“十方田”宁德体验馆吸引大批市民购物

据介绍,“中国食用菌之乡”古田县依托县民富中心,建设县域农产品电商平台——民富商城PC、微信、手机App端,打造覆盖多品类、多产业的县级农产品公共品牌“十方田”。目前,“十方田”民富商城线上线下同步开放,已吸引55家企业及合作社的500多种优质农产品进驻,并与省级食用菌果蔬检测中心联动监管,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食品。

公共品牌扩大了农特产品知名度,帮助农户破解“卖难”。寿宁县自2014年起打造“下乡的味道”品牌,策划推出中国首个扶贫定制茶园。随着“扶贫定制茶园”模式声名鹊起,2017年,“下乡的味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该公司实施“我+1”产业扶贫计划,将农户的一亩茶园、一亩果园、一群鸡等资源对接企业、机关单位食堂、商会、消费者等用户群体,融合线上线下销售,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难题。2018年8月,当得知坑底乡小东村的贫困户上万斤土豆滞销时,“下乡的味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积极帮助促销,不到两天20户贫困户的12945斤土豆便卖完了,平均每户增收1294.5元。

如今, “下乡的味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在全县14个乡镇、20多个村设立服务站、服务点,成功对接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农产品销往全国50多个城市。

拓宽链接度,推动“电商+N”

近年来,宁德大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全市九县(市、区)电子商务全面开花。

霞浦县首家海参产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自今年2月运营以来,交易额已达1028万多元,其中最大一笔达280万元;柘荣县建立“中国太子参信息网”“中国刀剪网”“中国剪纸网”等县域特色产品电商平台等。

霞浦海参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助推海参成为当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为了打通电商进乡村的“最后一公里”,2015年起,屏南整合各类物流公司进驻快递超市,做到县域内快件统一安检、统一仓储、统一分拣、统一配送。

蕉城区投资6500万元打造闽东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耀泰电商快递产业园,规划建设电子商务物流区、快件集散区、办公生活配套区等集仓配一体化的现代化园区,目前已入驻申通快递、百世快递等快递企业。

在加快电商产业提速的同时,宁德大力推动电商产业与其他产业结合,提升电子商务发展空间。柘荣县引导中食北山有限公司采取“电商+产品”“电商+旅游”“电商+就业”“电商+服务”等模式,总结出“糯米和太子参种植→营养黄酒加工→观光旅游→商贸服务”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形成第一产业(黄金糯稻、太子参种植和初加工)、第二产业(太子参营养黄酒深加工)、第三产业(旅游业、电商服务业)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大大提升了电商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