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县的茶盐古道

鞠多岭 李剑平 摄

宁德县(现蕉城区)三都澳是闻名中外的深水、避风良港,同时被誉为近代中国东南“海上茶叶之路”,路的另一端衔接经石壁岭、鞠多岭、天湖岭、华严岭,贯穿著名的天山、支提山茶区,涵盖该县西部、西北部大山区,面积约达513.229平方公里,占该县陆域面积的34.409%。这条仅在宁德县境内就蜿延达200多里宽阔的石砌“茶盐古道”,延伸向古田、屏南、周宁、政和,乃至闽北的广袤大山区。这条古道始发何年,谁也说不清,但盐、茶、油、糖、醋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由此而生产、流通、交易,积以时日就形成了这条茶盐古道。

宁德是海洋大县,环境使然,先民们很早就认知、应用和制作海盐,并因之而设县。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于此设置感徳场,因场在白鹤峰下,故俗称白鹤盐场。五代唐长兴四年、闽龙启元年(933年),升场为县,即宁德县。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庚辰科状元、福建晋江人梁克家,淳熙八年(1181年)在福州知府任上曾编撰了世称宋代方志名作的《三山志》。其中《卷第九·公廨类三·诸县官厅》记载:“宁徳,县本盐场。”是志《诸县仓库》又记载:“县仓有三,一曰盐仓,二曰省仓,三曰常平仓。盐仓者,国初有之,分贮漕盐于此,其旁置场,听民自市焉。”“宁徳仓场在县门内之西,兵火后重创。”这是存贮财赋性质的官盐仓库。宋淳熙间(1174~1189年),福州府额定宁德县官盐税课年征收111924斤,每斤9文,合1308贯204文,“随春秋二税催驱”。盐是历代王朝财赋主要收入之一,历来为官方专营专卖,而宁德历代官、私盐并存,私盐屡禁不止。因为这里海洋水域辽阔,海岸线长,岛、屿众多,私盐生产、运销便利,更因部分半岛和海岛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为求生存,有人就铤而走险。一些乡、村应业而名,如“盐仓村”“盐仓坪村”“贩艚头村”等。三都青山岛上的“百秤潭村”,村西古有一大坪,每天可晒盐100斤,为一秤,竟引为村名。

窗雕上的宁德特色海鲜“章鱼” 林 峰 摄

宁德县地处内海,拥有官井洋渔场及虾蛄衕、三都、漳湾、金蛇头、西陂等作业海区,水产资源丰富,海洋捕捞年产量数千吨。尤其官井洋渔场是全国著名的大黄鱼产卵场之一。《福建省自然地理》载:宁德官井洋是大黄鱼产卵场,过去(年)捕获量达2500吨。1935年曾达到3500吨。该县是我国东南沿海海产品主要集散地之一,日常浙江省沿海及该县周边的霞浦、罗源、连江、长乐等县也源源输入海产品。

宁德又是茶叶生产大县。该县地处鹫峰山脉入海缓冲带,西部、西北部大山区分布有数十座海拔250至800米、间有1000米以上的峰峦,形成中、低海拔地带。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水系发达,云雾蒸腾,为茶叶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气候地理条件。茶叶专家认为,早在唐末(907年)前后这里即经营茶叶生产。清乾隆版《宁德县志》记载:“于今西乡……其地山陂、洎附近民居,旷地遍植茶树,高岗之上多培修竹。计茶所收,有春夏二季,年获利不让桑麻。”以洋中乡天山山麓的章后、漈头、留田、芹屿等近百个村子所产的“天山芽茶”和支提寺周边所产的“支提茶芽”最为著名。该县历代茶园面积、产量,尤其西部、西北部大山区情况目前未详,仅据民国25年(1936年)统计,全县有茶园4.88万亩,产茶1600吨。这些茶园和产量大体是西部和西北部大山区的。至1949年,经过长期战乱,全县尚有茶园3.5万亩,产茶444.8吨。

赤溪龟山南屏峰 李剑平 摄

历史上宁德县茶叶经贸事业兴盛。茶叶专家周玉璠先生介绍:“自清末至民国中后期,据调查,已知宁德县有茶庄、茶行、茶栈、茅茶行、花茶行、茶叶店等共有100多家,其中较大的城关有10家,八都3家,九都1家,霍童13家,洪口1家,赤溪3家,石后2家,洋中21家,虎贝4家,飞鸾2家。”从中可见西部、西北部大山区的占了近一半,还有不少临时合伙经营的小茶行。民国三年(1914年),国民政府颁发《商会法》,尔后,该县工商界按行业成立“同业公会”。最大的为“茶业公会”, 清同治年间任云南按察使的蔡步钟之嫡孙蔡祖德(又名仁峰)任会长。为了协调茶叶外销事务,该县还曾组建了《宁德县茶叶输出业公会》,1949年间的常务理事为陈有熙。1950年间,彭瑞珍、姚福同、蔡毓光3人组建“南自茶庄”,在城关小东门蔡家(今改建为“都市商厦”)及泗佛兜的一座大宅院(现小东路13号),收购茶叶,进行精制,然后销往福州,约一年多后,在当时政治、经济的大形势下关闭。这可能是宁德县历史以来至此最后的一家民营茶庄。

宁德西乡洋中村自古是闽东三大茶叶集散地之一。宋卫王祥兴二年(1279年) ,在洋中村设巡检一名,职专巡捉私茶、盐和报税収税,因为茶叶是西乡的主要税源。

《洋中村志(1996年版)》称:清末至民国,洋中街有“茶庄”或兼营“庄茶”的商店几十家,茶贩百余人(不含周边村庄),还有人在宁徳城关、福州等地设点专营茶叶经纪业务。主要销路有三:一销华东、华北一带;二输福州为花茶原料;三出囗欧、美等地。洋中村周玉敬于清同治、光绪间采购毛茶运销青岛等地,所得茶银又在上海、福州购买布匹、百货、食杂及该县海产品,在西乡出售,获得大利润。目前已知的,民国元年至十一年(1912~1922年),洋中村同泰店、合兴店等都曾经营庄茶到福州的业务。其后,合记、聚成颐、同仁、恒新、新珍等十几家茶庄,也开张经营茶叶。“天山茶”名动远近,吸引了国内外茶商。清同治丁卯(1867年)前后,山东、天津一带的茶商(俗称“京邦”),每年茶季即在洋中村一带设茶庄收购茶叶,内销华北,外销南洋,其中,山东茶商谢某在鞠多岭头建房设“全祥茶庄”的遗址尚存;民国间,有传教士曾频繁到茶区采购优质名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洋中乡莒溪村籍茶商冯杰(曾任美国华侨总商会会长的美籍华人冯近凡之父)收购天山名茶运销台湾、香港、美国等地。

宁德及周边县域大山区住民以前的主食是薯米,薯米糖份高,吃了“烧心”、呕酸,必须以腌制的海产品、蔬菜去中和;日常生活尤其节日、婚丧喜庆时需要海产品来丰富;山区多凊水田,农民往往施以“料盐” 来种植农作物;山区中家家户户养猪,需要补充盐饲料;如此等等。茶盐古道上有座曾经盛产茶叶、土纸的村子,村中数幢古民居的木窗花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大黄鱼、章鱼、二都蚶、大螃蠏等该县的特色海产品,鲜明地告诉人们,山民们对海产品的爱好和茶盐交易收获的喜悦。从而人们依托茶盐古道,源源挑下以茶叶为主的山区农作物,盈盈运上以盐为主的海产品等生活必需品。

石壁岭 李剑平 摄

宁德县茶盐古道的主要中转站是濒海的县城——蕉城。这里拥海负山,水陆交通便利。茶叶外运,古代主要靠陆途,近代,在三都开埠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以海运为主。陆运的终点是省城福州。陆路从蕉城上福州,主要攀越白鹤岭、硃溪岭,经罗源、丹阳北上。从宁德至福州240华里,山高路远,途间有山匪,必须结茶帮成行。传说清朝末年,宁德一个张姓女人嫁入罗源叠石乡,其夫经商,一次贩运红花(药材)至福州出售,因迷恋烟花院,久而未归。其妻久等心急,从宁德娘家动身,沿着白鹤岭古官道步行上福州,并将沿途地名及特征一一记录,以方言编成《路引歌》:

宁德出城西门宫,白鹤山岭十里长;全条岭中亭三座,白鹤岭头观音亭;直行岭头一歇气,再行五里是塆亭;界首叠石隔十里,中间一观名半天;叠石街中建驿站,覆船岭下是坛亭;坛亭诸娘手叉叉,再行五里是王沙;王沙卖粥又卖丸,圣殿亭里卖汤丸;水槽店仔没乇买,三层猴岭好凄惶;护国前岭隔十里,起步过岭是罗源;罗源城里清又光,出了四爷黄正纲; 父子兄弟三八座,叔侄儿孙五荣封;西门出去接官亭,再行上去玄帝亭;白塔和尚卖茶水,鳌峰卖粥又卖丸;排连应德上下楼,再行下去龙门塘;东禅大岭二十桥,梐栗树下好歇凉;丹阳又号竹排岭,朱公本是草鞋桥;周溪陀市分十里,两河十里潘渡头;潘渡搭船不使钱,岩角一铺沿溪墘;七里分坪八里汤,降虎岭仔透半天;北岭一铺透岭跤,十个诸娘九平跤;种田挑担伊都做,人人经过将伊夸;岭下一直透进城,好买好卖福州城;右手转弯西禅寺,左手转弯鼓楼前;福州城楼八角形,南台生意真繁荣;大桥桥下三条河,一条船仔驶过河;奴家今日来福州,只因丈夫卖红花;伊来东山贩卖药,迷恋东山烟花楼;可恶鸨母多狡猾,一心只想丈夫钱;十担红花去九担,只剩一担做盘缠;今劝丈夫戒酒色,卷起行李回家园;今编一本红花记,又作路词供人传。

陆路上福州,另一条路是从洋中村经富浿(今溪富村)、梧洋、方家山、知府坪等村,翻越“三透天岭”,出后溪村,至罗源县的黄家墩、中房,径上福州城。

1954年, 104国道筑成通车,结束了肩挑驮码上福州的历史。

宁德县茶叶海运主要是县城船头街和四都井上村边的铁沙溪诸码头,从西部大山区挑下的茶叶,出“单石碑”,顺“十八坊”大道入城,由茶行、茶庄收购、加工、包装后上船头街诸码头;或出岚头(今金涵水库),转道“野猫葚村”( 现“上兰村”),抵达曾经是该县最繁荣的水运码头之一的铁沙溪码头。运达这两大码头的西乡茶叶,与由霍童溪运经云淡门出口的支提山茶和梅坑红米、赤溪红糖等特产,殊途同归三都澳海区,然后出东冲口,北上宁波、杭州、上海、青岛、天津等地,南下的则趁潮入福州城。

历史上经“海上茶叶之路”运出了多少茶叶,无从统计,仅能从“福海关”有关资料上窥其一斑。1895年,即《甲午战争》次年,清廷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其中规定向日本赔银二万万两。清廷为了扩充财源,缓解沉重的经济压力,于1898年宣布福建三都澳对外开放,并于当年五月八日在这里正式成立福建海关,成为继广州、上海、汉口三口岸外的又一茶叶海运港囗。于是有13个国家的21个公司在三都澳设立子公司或商行,出口货物以茶为主。据福海关十年报统计,1900年,经此出口的茶叶30710担,1901年56834担。1902年至1911年十年中,总税收中95%是出口税,其中90%是茶叶。1915年达到142586担。

长期以来,西部、西北部大山区以茶叶为主的山货源源送下,以盐为主的生活必需物资又盈盈输入大山区,车水马龙,构成一幅壮观的“茶盐古道”行旅图。“茶盐古道”承载有丰富多彩的地域经济、文化历史积淀,沿途风光秀丽,值得文史、旅游部门去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