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

省级科技特派员林琼开展智能温室基质无土栽培技术指导

大棚内干净整洁,土壤被菌渣代替,一条条黑色的管道连接在植株底部,施肥、灌溉、调温控湿由电脑和各种传感器自动控制……柘荣县东狮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目前拥有智能温室基质无土栽培技术示范大棚20亩,主要种植番茄、百香果、水果辣椒、有机草莓、火参果等。

“示范园能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多亏了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的帮助、扶持。”东狮山现代农业示范园负责人董夫果介绍说。

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林琼自服务东狮山现代农业公司以来,利用当地废弃食用菌渣,降低无土栽培生产成本,引进自有发明专利“免发酵菌渣无土栽培技术”开展基质无土栽培。该技术每亩可节约基质成本3000元左右,降低基质成本70%以上。

无土栽培和智能温室管理技术要求较高,企业技术人才短缺。为此,林琼利用现场指导的机会,结合不同生产阶段,言传身教为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分别就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选择与调整、营养液配置、灌溉管理、植株调控、病虫害防治以及温室管理等开展了系统全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已有5名技术人员初步掌握无土栽培技术,能独立开展番茄、黄瓜等无土栽培和智能温室管理工作。同时,辐射带动全县5个乡镇9个村、115户农户引进新品种种植。

在柘荣,像林琼这样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俯下身子,躬耕田野,科技特派员把致富的种子种在了乡野沃土上。

2014年,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叶祖云被选派参加福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定点服务柘荣县。叶祖云充分利用自己在太子参良种繁育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专长,为柘荣太子参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他受聘担任项目责任专家,主持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专项《太子参种业创新与良种产业化》,建设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太子参良种繁育中心。

太子参良种优质种参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应用,规范化栽培示范,在柘荣县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实现太子参良种繁育推一体化,促进种植户增产增收、太子参药材提质增效,有效推进柘荣太子参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福建省农林大学程春振讲师和张承艳助理实验师到柘荣县五姐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事科技特派工作后,不仅解决公司所栽培葡萄和猕猴桃以及百香果技术难题,而且还利用现场指导的机会,结合不同的生产阶段,分别就三种水果的施肥配方选择与调整、灌溉管理、植株调控、病虫害防治及大棚管理等开展了系统、全面的培训。

“省级科技特派员给我公司和村里带来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公司负责人缪书图告诉记者,目前已有5名技术人员初步掌握栽培管理技术,能独立开展葡萄、猕猴桃及百香果的栽培和管理工作。同时,辐射带动城郊乡际头村20多户村民(包括近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掌握这三种水果的种植管理。

近年来,柘荣县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先后出台了《柘荣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柘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和《柘荣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对科技特派员的选拔及资金支持进行了明确与规范。

柘荣县科技局主动作为,根据当地产业特色积极争取科研院校匹配专家到该县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通过有效运作,共推荐省级科技特派员21名,其中争取省市科研机构院校在该县柔性服务的达10名,推荐市级科技特派员12名。这些以省、市农业科研院校的农业科研专家教授为柘荣县特色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不仅如此,柘荣县还积极打造“走不掉”的人才柔性引进和使用机制,县财政配套316万元作为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经费做保障,科技局遴选一批有科技服务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能性基础人才、带动乡土人才组成县级科技特派员共32名,用以覆盖全县27个省级贫困村,让科技特派员队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