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 树新风|李秋玉:无私献血救人 一片爱心育人

当得知一名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急需B型RH阴性血时,血型相符的她不惜辗转多辆汽车,赶到泉州为病人献血。

她是扎根山区的优秀教师,主动要求前往经济落后偏僻的下党乡交流教学,用爱打开学生封闭的心灵,在学生们的心里播撒下爱的种子。

她是一名平凡的教师,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是宁德市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教师李秋玉。2016年2月,她获评宁德市助人为乐身边好人称号,并于入选当年3月的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身边好人候选人。

用热血托起生命

李秋玉的血型是十分罕见的B型RH阴性血(熊猫血)。2011年4月7日,李秋玉得知泉州市第一医院有一位白血病患者张沧海急需B型RH阴性血,她马上给病人家属打了电话,了解病人情况。在向院方核实了事情的真实性之后,决定第二天前往泉州献血。

4月8日星期五,早晨上完课后,她从托溪赶到了县城,由于到泉州的车已经走了,下一班要等到晚上十点多。为了赶时间,她决定先坐汽车到宁德改乘动车。结果到宁德后发现星期五的动车票早已售完。调头到宁德汽车站,发往泉州的班车也没有了。无奈之下她只好转道福州。就这样一站一站地坐汽车,直到当天晚上十点多才赶到泉州。第二天抽血化验恰逢周末,血液中心了解了情况后为他们专门加班。

在回家等待化验结果的三天时间里,李秋玉每天都打电话给医生询问化验情况,生怕血液不合格。她的父母得知她要献血坚决反对,担心献血会损害身体,影响健康。李秋玉又开始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向他们普及献血常识,争取父母亲的支持。

4月21日,她再次赶往泉州,为病人捐献了血小板。此后几个月,李秋玉多次去看望病人,看到张沧海的身体一天天好转,她感到非常开心。不久后,张沧海做完第二个疗程的治疗,胃口不错,情绪也很稳定,已经能下床走路了。

“献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可以挽救濒临死亡的生命。别人身上流淌着自己的血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啊!”李秋玉说。

用爱心授业育人

2009年,出生于1989年的李秋玉参加工作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她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在教中研,研中改,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形成了“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

李秋玉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出了“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构建了“学生先自学,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2009年11月,李秋玉在参加寿宁县小学技能科课堂教学评优课时荣获一等奖。2013年,她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2012年初,寿宁县教育局组织教师进行城乡、乡乡交流的活动。李秋玉主动要求前往经济落后偏僻的下党乡交流。在她教的其中一个班中有个叫小敏(化名)的学生,不爱说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心理自卑,成绩也是一直赶不上来。

在李秋玉老师询问下,该学生袒露了自己的心事。家里由于母亲和奶奶不幸过世,家里的重担压在了父亲肩膀上。自己和爷爷相依为命,父亲外出打工,寄人篱下,开始了孤独而辛酸的生活。李秋玉听后心酸自责,没能早点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

为了让小敏同学在学校有更多的朋友,能快乐一些,李秋玉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小敏同学买了些学习必备品和生活用品。在一次班会老上,李秋玉给同学们讲述了小敏同学家里的遭遇,同学们心里有了极大的触动。事后,同学们玩的时候都主动叫上他,学习讨论的时候也叫她积极参与。同学们在精神上安慰他、鼓励他,在生活中照顾他。慢慢地这颗冰冷的心,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温暖下化开了。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