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文化在寿宁一中开出智慧之花

学生自编自导的梦龙断案情景剧《一鸟害七命》在北路戏剧院精彩上演。

8月16日,寿宁一中语文组老师李灿兰终于能歇口气了,经过她一年多修改和设计的校刊《梦龙风》第二辑终于交付,准备印刷了。这本校刊收录了20多篇一中梦龙文学社学生与一中教师所作的关于冯梦龙文化的文章,展示了一中师生对冯梦龙文化身体力行的最深感悟。

为进一步弘扬冯梦龙文化,寿宁一中以保护、挖掘、弘扬冯梦龙文化为核心,通过学术研究、载体建设相结合,建立研究会、举办研讨会、出版学术论文集等系列作品,将冯梦龙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冯梦龙文化进校园根植于校园中。

校园开遍梦龙文化之花

在寿宁一中校园,布设着冯梦龙画像及冯梦龙文学、宦寿事迹宣传栏,教学楼走廊各处挂着冯梦龙名言警句贴画,图书馆里建起冯梦龙宦寿诗玻璃窗。《冯梦龙在寿宁》《三言作品选读》两本校本教材,师生人手一册。 

有着严谨学风的寿宁一中,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2016年,寿宁一中确立了“冯梦龙文化进校园”特色教育方向,在巩固已有的分层次教学特色项目基础上,创建“梦龙文化”特色学校,将梦龙文化的核心内涵“德、勤、能、智”融入师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形成特色建设和发展的长期机制,打造诗意校园、书香校园,让廉文化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中。

该校成立了“冯梦龙文化学习研究会”,聘请“寿宁县冯梦龙研究会”会长卢彩娱和北路戏传承中心主任吴卫平为校外指导老师到校进行师资培训,在“寿宁县冯梦龙研究会”的指导下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冯梦龙在寿宁》《冯梦龙·三言——选读》。并依托校团委与教师力量相继成立了梦龙文学社、梦龙话剧社、梦龙涌读社、梦龙书画社等多个学生社团,形成学梦龙的浓厚氛围。

李灿兰说:“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写冯梦龙、画冯梦龙、演冯梦龙、讲冯梦龙,将冯梦龙文化根植于学校。通过这些方式,让冯梦龙文化的精髓深入学生心中,这是一种最好的传承。”

与此同时,寿宁一中还成立了校报、校刊《梦龙风》定期展示学习冯梦龙的成果。2018年9月,校刊《梦龙风》第一辑出版发行,并将第一章设为“传统文化梦龙永恒”栏目,刊登关于冯梦龙文化的相关文章。

2017年以来,该校举办了两届“梦龙文化节”活动,活动中开展了冯梦龙话剧表演、演讲比赛、故事会、征文、硬笔书法比赛、书画比赛、点画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2018年9月20日,在纪念冯梦龙到达寿宁纪念日之际,寿宁县传统文化研究会、寿宁一中“冯学会”还联合举行了寿宁一中“冯梦龙文化研习基地”挂牌仪式,以此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建设及冯梦龙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更加深入。

如今,冯梦龙文化已经深入到该校的每个角落,成为寿宁一中最响亮的文化符号。

冯梦龙文化精髓入脑入心

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冯梦龙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在寿宁一中开出绚烂智慧之花。尤其是梦龙话剧社的剧本创作和演出让冯梦龙文化的精髓在一中学生中更加入脑入心。

“学生要精读作品和故事才能创作出剧本,表演过程中还要揣摩冯梦龙的精气神才能演得好。”话剧社指导老师魏燕银说。

两年来,话剧社创作了冯梦龙三言作品《一鸟害七命》《禁溺女婴案》两本话剧。剧本的两位作者龚梓彤和韦宁珂均为该校学生。二人通过学习冯梦龙文学作品及冯梦龙判案故事等知识后编写了剧本,后在指导老师的修改上更加成熟。

在学生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冯梦龙“德、勤、能、智”文化的精髓。一个戏的最初成型就要两三个月。孩子们在学业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利用晚上九点下自修及周末等时间进行排练,经常一练就到晚上十点多,十分辛苦。

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们自编自导的《一鸟害七命》《禁溺女婴案》不但在校园文化节上获得殊荣,而且还登上更大的舞台,参与寿宁在线年会及北路戏剧院的专场演出,获得了现场2000多名观众的如潮好评。今年7月,寿宁一中“梦龙文化进校园”成功申报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