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追随“盲盒热”得不偿失

盲盒,今年很“忙”。这种商品的乐趣在于“未知性”,即打开盒子前,谁也不知道里面的物品内容。由于盲盒产品强烈刺激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且契合当下的动漫文化潮流,多数玩家将收集盲盒作为一种生活乐趣,不过也有部分玩家非理性消费,投入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收集大量盲盒,甚至为了获得“隐藏款”不惜以高价求购。心理专家提醒,在消费过程中追求体验感和趣味性无可厚非,但盲目消费易引发负面情绪,甚至影响正常生活。

盲盒的内容物主要是动漫影视的周边产品,如玩偶、公仔等,它采取“随机销售”的营销方式,与曾经红火一时的扭蛋机、集卡、福袋等大同小异,不过胜在玩法新鲜、做工精致,给收藏爱好者带来更多精神满足,在年轻人群体中迅速流行开来。

10月23日,记者走访了市区一家销售盲盒产品的精品店,店员表示盲盒产品在购买前不能拆开查看且不支持退货,能否买到心怡的公仔甚至是“隐藏款”全凭运气,只有一次性购买一个盲盒系列共计12个公仔,才能确保盒内产品不重复出现。

为了获得更多不重样的盲盒,不少玩家选择将已有的重复款转让,他们将这种行为称为“回血”,所得收入用于购买新的盲盒。在闲置交易平台“闲鱼”上,不乏宁德玩家折价销售重复购得的盲盒产品,还有玩家以高价销售或求购“隐藏款”盲盒产品,出价往往是一个普通盲盒价格39元至59元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今年以来,随着盲盒产品持续热销,部分玩家疯狂购买盲盒、炒作“隐藏款”盲盒等不理性的消费行为频频见诸于报道,引发热议。宁德市心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盲目追随“盲盒热”的行为感到担忧。

“好奇是人的天性,消费者在拆开盲盒的过程中获得了愉悦感,特别是当收集的盲盒产品比别人更多、更稀有,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可当花钱的罪恶感与收藏的满足感之间产生矛盾,便会让人陷入自责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值得警惕。”陈文认为,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方式不够多元,与家人、朋友的距离越来越远,对伴侣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愿迁就别人,也不愿改变自己,只好通过大量收集带有“赌博”刺激感的盲盒产品来获得满足感与价值认同。

陈文建议,一旦发觉自己购买盲盒成“瘾”,应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比如加强与现实中的人的互动,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文体活动等,避免深陷非理性消费的漩涡,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