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平讲戏:无戏不欢不庆喜

10月2日至8日,在北京世园会举办的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展演活动中,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作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县级剧团,应邀登台亮相献演,向首都市民呈现了平讲戏这一地方特色剧种的艺术魅力。这次表演,将平讲戏带入人们视野,这块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国家非遗瑰宝,深藏着一代代福安平讲戏艺人们数不尽的沧桑故事。

无钱扮戏  何暇纳粮?

福安百姓有多喜爱平讲戏?据明万历廿五年版的《福安县志·风俗》记载,“亦有着云履而白领缘者,且喜杂剧、戏文。其谚曰:无钱扮戏,何暇纳粮?故多以竞戏相轧。”这说的是老百姓心目中,扮戏、赛戏比纳粮交税更重要。

福安平讲戏的唱词和对白都用地方方言,内容通俗易懂,其音乐具有南戏柔曼温婉的乡音,又吸收了戈阳腔“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即俗称“掏声”,而且其乐器中的“毛胡”“双清”“鱼鼓”“刀鞘板”等也极具福安特色,深受语系相同的闽东一带群众喜爱,其“戏路”颇为宽广。

福安平讲戏受到北京观众喜爱

临邑寿宁县令冯梦龙著的《寿宁待志》也有相似记载,“大家有庆喜,好事者则于福安迎之,演戏缠头俱出客席……”这足以见得明代福安民间戏班对老百姓的影响力。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国戏曲志》中还记载有“三和顺 ”“新长兴”“留洋班”“新玉春”等清代福安平讲戏专业名班,其中林聚利执掌的“新长兴”最富盛名。其全盛时演职人员有54人,能演73本戏,戏路通达闽东北、浙南等地。

如今,遍布福安各乡镇的戏台,每到喜庆节气时便会开罗演戏,足以见平讲戏对福安民间百姓的影响力。

几经沉浮  青黄不接

曾活跃在福安民间的10多个平讲戏班,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艰难传承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福安专区、福安县党政部门开始组织发掘、抢救、传承“平讲戏”。直到1960年,当时的福安县政府为了发展地方文化,召集多个福安民间平讲戏班的当家艺人,于当年3月成立了福安县平讲戏团,并采取“团带班”形式开始培养新人。其排练的《草鞋公赶子》曾为全国首届茶叶现场会献演,之后的《断桥》《采桑》《赠钗》赴省城汇演均获得好评。“观剧小评”剧照刊登《福建戏剧》1960年第三、七、八期封面,后被作为 “平讲戏”代表作载入《福建省志·戏曲志》中。这一时期,新培养的一批新人还创排了《白云山上货郎担》《双定牌》《 茶歌》等现代戏优秀剧目,并多次赴省、晋京汇演获奖。

1961年,由于经济压力福安平讲戏团解散,部分年轻艺人转编到福安闽剧团继续从事公办文艺表演工作。而那些曾从民间召集的年长老艺人们则“下岗”返乡,不少人选择重操旧业,再次组建民间平讲戏班。

曾经在刘洋村平讲戏班的老艺人陈景春回忆当年感慨地说:“想当年我们平讲戏繁荣昌盛的时候,虽然说不上家喻户晓,但也算是广为传唱的,大家伙都能哼上几句。那时候政府重视,老乡们喜欢,咱们演得也起劲哪!可是后来,国家经济困难,咱们这戏班子没有了政府的支持,迫于无奈也只能解散咯。我们这些个老骨头干不了其他,又爱戏如命,只能自个组个戏班,继续演。”

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这些老艺人相续年老,再加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福安平讲戏逐渐被人们淡忘。这一断,又是一个10年。

“那时候日子苦啊,大冬天的,寒风凛冽,为了挣口饭吃经常要担着道具走上十几里山路,到偏远的小村庄里给人家唱上几台戏。每次到那里的时候手都冻得紫红紫红的没有了知觉,都要喝口热水,缓上好一会,身子才能暖和起来。就这样,也还是吃饱了上顿愁下顿,能填报肚子,都算很不错了。再后来,大家伙都爱听流行音乐,咱这戏也演不下去咯。好久没演,都有些生疏了。”今年 85岁的黄剑秋,眼角有些湿润地回忆道。

技艺传承  再放光彩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福安市委、市政府为了保护戏曲文化遗产,于1994年成立了“ 实验剧团”,既演平讲戏又演闽剧。

2005年,为了保护地方特色戏曲文化,该团开始专演平讲戏,并由老艺人传艺,培训新传人。并于2009年恢复“福安市平讲剧团”,2012年改名为“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

平讲戏艺人排练现场

2008年,正值全国各地挖掘和申报非遗热潮,福安平讲戏的挖掘与保护开始受到重视,原为福安闽剧团团长的刘碧生,在同团同事袁石明的支持下,着手收集沉寂多年的福安平讲戏相关资料和物件。

“那时连件戏服都没有,我们这些五六十岁的艺人几乎没听过见过平讲戏是什么样个表演方式,现有记载的都是些剧目和曲牌,24个曲调都已经失传。”刘碧生说,1986年到2008年这20多年间,曾经名噪一时的民间平讲戏几乎无人问津。而从事过福安平讲戏表演的艺人们,如今在世的个个年事已高,对曾经赖以谋生的技艺早已淡忘殆尽。再加已有地方抢先成功申请平讲戏非遗的情况下,申遗过程更是难上加难。

2012年初,福安平讲戏被选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到了2014年,申报国家级非遗时,福安平讲戏本不在申遗名单内,在刘碧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为福安平讲戏争取到了一个申遗名额。功夫不负有心人,备受三代福安戏人牵挂的平讲戏于2014年底,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共有演职人员30多人,日前在晋中园、贵阳园轮番献演的剧目《马匹卜驳妻》是福安平讲戏经典剧目,曾入选文化部精品剧目,讲述了年过花甲的马匹卜娶妻的故事。剧中的俚俗方言,生动诙谐,生活气息浓郁,为国内外游客观众提供了精彩的视听盛宴。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