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千生”闽东行暑期社会实践:校地多元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参观鸾峰桥、“难忘下党”主题馆。图片由共青团宁德市委提供

“南京大学乡村振兴工作营团队帮我们设计了万亩茶海主题公园、民宿开发、房屋立面改造、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对我们的旅游开发非常重要”,宁德市寿宁县竹管垅乡竹管垅村驻村第一书记钟国清表示。近日,他正忙着启动该镇村建工作,规划的专业设计,得益于南京大学村建规划实践队的调研成果。

据了解,南京大学村建规划实践队正是来自2019年“追寻初心•服务宁德”百所高校千名师生闽东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伍,于今年7月至9月期间,来到福建省宁德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该项目得到宁德市委郭锡文书记的专门批示和肯定,还被列为团中央面向全国大学生常态化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示范项目。

走访革命老兵。图片由共青团宁德市委提供

全国揽才,校地合作新模式

近年来,宁德市牢记嘱托,加快跨越式发展”的殷切嘱托,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和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深入激发了各类高校走进宁德、认识宁德的兴趣。

为进一步传承发扬优良传统作风,促进校地合作双向共赢,在团中央有关部门关心支持下,中共宁德市委组织部和共青团宁德市委,面向全国高校,联合开展2019年“追寻初心•服务宁德”百所高校千名师生闽东行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此次百校千生项目共吸引了全国高校235支社会实践队伍报名,涉及22个省份,其中本科一批高校队伍104支、“双一流”高校队伍40支,主办方最终筛选录取100支队伍,参与实践总人数近1300人。

本着“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原则,在双向摸底宁德基层需求、高校科研特长后,主办方还确定了闽东红色教育、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102个实践课题类型,涉及宁德市87个乡镇(街道)和3个企业。

调研企业生产工艺。图片由共青团宁德市委提供

集聚智慧,服务地方注活水

“和往年社会实践不同,今年‘百校千生’项目更注重服务地方党政中心工作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宁德团市委组织部部长杨泰如是说。

高校是人才密集地,实践队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把青年学生专业知识优势与宁德特色经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实际需求结合,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提供智力支撑,累计撰写专业性较强、现实意义较高的调研报告62篇。其中,中北大学实践队深入青拓集团的实验,探究高氮、高强度、高耐蚀奥氏体不锈钢304D腐蚀的相关问题,帮助改善产品性能,实现从“知识点”到“金点子”的转变。

除了服务当地经济,活跃在乡村一线的45支实践队伍,围绕农村脱贫攻坚、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等方面,为宁德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新思路,得到镇、村干部的一致好评。其中,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队在竹洋村绘制的墙面彩绘,提升了村庄的整体感观形象;宁德师范学院后山夜校赤溪成长训练营、南京林业大学“青春筑梦”支教团等11支队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教育培训、课业辅导、素质拓展等教育关爱活动,并捐赠价值6万元的学习用品,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教育均衡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团市委新媒体中心还成立“暑期社会实践采风队”,指导实践队伍拍摄“闽东之光”短视频227个,总阅读数超20万人次,其中19个作品获宁德市首届“闽东之光”短视频大赛优秀奖,带动更多省市外青年学子知晓闽东、热爱闽东、建设闽东。

开展“爱牙小讲堂”口腔知识科普活动。图片由共青团宁德市委提供

校外“充电”,追寻初心受教育

在服务当地的同时,学生们也迅速成长着。“虽然学习旅游资源宣传专业三年多,但亲手操作无人机,真正规划一个乡村的文化旅游,手绘旅游地图还是第一次”,在蕉城区留洋村进行社会实践的保定学院学生张晓波表示,不同于书本上的学习,第一次的“实战经验”比想象中难很多,却受益匪浅。

百校千生项目深化实践育人,激活“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大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锻炼本领、融入社会的实践平台,对明确个人职业发展目标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除了能力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能在宁德这个思政大课堂中,深刻感受到习总书记留下的优良传统作风,更直观生动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实践队带队老师余乐表示。

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周兰兰兴奋地说道:“看到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还有创新的‘只卖茶园不卖茶叶’扶贫定制模式,都让我们特别震撼,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将不断鼓舞着我。”

学习白茶采摘技术。图片由共青团宁德市委提供

实践期间,各高校学生们还开展了理论宣讲轻骑兵“青年说”小分队活动,深入学校、乡村、企业多处宣讲200余场,覆盖人数12000余人。此外,河北农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社会实践团分别赴周宁狮城镇红军修械厂、闽东独立师成立地革命遗址等闽东红色遗址,聆听革命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百校千生项目充分体现了宁德共青团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精准服务党政中心工作的工作作风,探索形成了共建、共研、共助、共赢、共享的校地合作创新模式。

下阶段,宁德团市委将继续用好独特的政治优势,深化对接共青团优势资源,利用高校、地方之间的资源互补效应,抱团取暖,创新校地合作平台,拓展以政务实践、企业见习、公益实践等高校来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索“订单式”社会实践模式,将百校千生工作品牌化、项目化和制度化,发挥智库作用,努力为宁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