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 养生宜“藏”

本周末即将迎来冬至,届时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天最“珍贵”,黑夜最漫长的一日。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冬至阴气仍盛,土中蚯蚓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阳气初生,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往年的“冬至”节气期间,强冷空气常常直驱南下,出现强烈降温,甚至出现寒潮、霜冻、冰雪现象。冬至后,有的体虚者一受冷便感冒,有的基础病患者受寒后病情加重。有什么保健妙招有助提升体质健康过冬?哪些疾病冬季高发需提前预防?闽东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张秋仔从中医角度,为我们分析了冬季调整生活作息的策略。

天气寒冷 心态和身体都要“保暖”

冬天气候寒冷,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着眼于一个“藏”字。中医养生学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至节气之后更要注意“养藏”,为了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生理规律不受干扰,要保持精神安静,这种稳定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养精蓄锐。

而在昼短夜长的寒冷季节,一些人容易产生季节性情绪失调,即“冬季抑郁症”。医生建议,可以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并注意加强身体营养的补给,多参加集体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

同时,寒冷天气易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此时这类患者以及体弱者、老人小孩等要随时注意保暖,出门戴口罩、帽子、手套、围巾等,避免着凉和寒冷引起的血管收缩,导致心脏或肢体缺血,诱发疾病。

预防为主 警惕冬寒加重原有疾病

“刚入冬时感冒较高发,最近小儿腮腺炎也有好几例。对于冬季好发的疾病,应该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张秋仔说道。冬季是麻疹、流感、腮腺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中药进行预防,“如大青叶、板蓝根对流感、麻疹、腮腺炎有一定预防作用。”

冬寒时,如果身体原本就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管疾病,除了要防寒护阳,注意保暖和四肢的保健,更要注意按时服药,控制好基础疾病的病情,以免在冬寒下诱发加重原有疾病。对于年老体弱的人士,在节气前后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饮食适度,不吃过寒、过热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并且适时增减衣服,随时携带救急药物。

此外,冬季老人和小孩穿着都较为厚重,需注意运动不宜大汗淋漓,否则汗液闷在身体里,风一吹更容易感冒着凉,生活起居也要注意多开窗通风,少去人多封闭的场所。

吃汤圆 要先问问肠胃行不行

每逢冬至前,宁德市场上圆溜溜、白胖胖的汤圆就上市了,本地人也有“冬至吃汤圆”的传统习俗。汤圆外皮一般由糯米粉制成,糯米味甘、性温,具有补中益气、健脾暖胃、止虚汗的功效,能起到一定的御寒、补益的作用。不过,医生提醒,吃汤圆应节,务必节制莫贪嘴。

通常3至4个汤圆约等于煮熟的1两米饭,因此吃汤圆时,建议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此外,汤圆的馅料中还含有不少的固态油脂,热量较高,容易导致胃肠胀气、食欲减退等症状。家中煮汤圆时,如果能搭配芹菜、香菜、橙皮等食材,不仅能化解汤圆的甜腻,还能够起到开胃消滞的作用。

链接

少“三高” 多热水

从饮食养生的角度来说,安然“藏冬”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限制高胆固醇、油脂的摄入

高胆固醇、油脂等食物选择不当或进食过量都会增加血管病发病风险。尽量用植物油烹饪,少食动物的内脏,如肝、肾、脑等组织。避免油炸、油煎的食物。

2.减少钠盐摄入

每日摄入食盐量不宜超过6克。尽量减少咸肉、罐头、火腿、加碱发酵的食品等高钠食物的摄入。

3.均衡饮食,多喝热水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宜多食鱼类、燕麦、黑芝麻等食物。多吃新鲜绿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山楂、黑木耳等。多喝热水可以帮助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特别是清晨,建议大家起床后喝一杯热水,这样做有利尿、帮助排便、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