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这里有个焕发新生的古渔村,是时候重新认识它了

西澳村地处龙安开发区东北部、沙埕港西岸,是一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滨海渔村。这里面朝大海,背靠青山,古朴的小屋错落有致,平坦的道路纵横乡野,苍翠的树木布满山坡。很难想象,几年之前,这里还是房屋破败、杂草丛生、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普通农村。

乡村建设 多面发展

来到西澳,沿着石阶一路向上,到达位于村中高地的古炮台。炮台背山面海,视野开阔,周围砌着整齐的墙垛,墙垛旁有几条长椅。这样一处观景与休憩的绝佳平台,在两年多前却是一个“长满杂草的小山包”。

村景

古炮台始建于明代,随着岁月更迭,墙体损毁,破败不堪,影响了村庄整体形象。为了抢救历史遗迹,同时也为改善村容村貌,从2018年开始,村集体出资二十多万元对炮台进行修复,在保留底部基座的基础上,修新墙、除杂草、架火炮。曾经的破败“重灾区”,如今面目一新,成为了村中一景。

古炮台

据西澳村党支部书记林振初介绍,自2014年西澳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之后,西澳村围绕“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党建工作法,坚持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为核心,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道路一隅

在党支部的牵头下,党员和村民代表进村入户,加大宣传,充分发动村民,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和维护环境卫生;通过增设垃圾桶和垃圾收集池、清理沟渠、划定畜禽养殖区域等措施,扎实做好生活垃圾清理和污水治理,有效整治“脏乱差”问题。

“把村庄逐步建设起来,一方面要改善乡村面貌,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探索把这些闲置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林振初说。除了古炮台,村中的古井、古栈道等诸多遗迹,且渔排连片,古树众多,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石墙

古井

在游览的过程中,记者发现,有些旧宅已无人居住,但木桁架却是全新的,屋顶上的瓦片也垒得整整齐齐。“这些旧宅正在铺新瓦。”林振初指着一间已经铺了一半瓦的旧宅说。原来,这些旧宅由于损坏或搬迁而被闲置了下来,日渐破败。为让渔村恢复往日的生机,西澳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旧宅进行修复,在外形上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渔村特色,还原传统样貌。

旧宅修复前

旧宅修复后

此外,西澳也在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对村道进行硬化、平整,完善古村落间的道路,今年还计划对村庄道路进行拓宽,并修建一条步行慢道。

村中房屋

村子美了,旧宅新了,道路宽了……西澳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蓝图”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未来,我们预想和企业合作,把这些旧宅用作民宿建设,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林振初展望着。

党建引领 村民增收

滨海,是西澳村的一大优势,它吸引着游人来此观光,也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西澳村拥有7.5公里的海岸线,海陆域面10平方公里,养殖业是村里的主要产业,村民多以网箱养殖、滩涂养殖为生。

渔排

2017年底,在龙安党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西澳村积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设立蜜蜂养殖基地、大黄鱼养殖基地,增设党员创业带富示范责任岗。西澳村主任张秋玉就是村中的黄花鱼养殖大户,他拥有三四百口传统渔排网箱,是村里第一批完成网箱改造的养殖户,他不仅在改造项目中先行先试,还积极帮助其它养殖户创业增收。

岸边

“养殖黄花鱼每个小细节都非常关键,同海域相邻的渔排,可能一口完好,而另一口的死亡率却高达百分之七八十。”西澳村包村组长黄劲光说,张秋玉养殖黄花鱼已经20年,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养殖的存活率很高。他经常向其他养殖户传授养殖心得和经验,只要有人向他请教,他都会耐心解答,购买饵料时,他总是批量购买,再以便宜的价格分给其他养殖户,让其他养殖户也能得到实惠。

渔排

在张秋玉等村两委、责任党员的带领下,村民创业的积极性提高,收入也在增长。如今全村约有养殖户一百多户,新型抗风浪深水大网箱200余口,2019年,西澳村的人均收入已达到18883余元。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丽乡村建设已全面铺开,西澳村正朝着“沙埕港最美渔村”的建设目标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