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强大合力 推动湾区发展——市政协为环三都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海,是闽东最大的资源优势,是闽东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当前,我市正迎来凭借海洋资源优势,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2018年9月,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全省建设六大特色湾区的任务,并把环三都澳列为全省六大特色湾区建设之首;2018年12月,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全面部署了环三都澳大湾区开发建设的目标任务。2019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将湾区经济建设列为全年工作任务之首。

党政目光所至,便是政协关切所在。2019年,市政协将环三都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列入2019年专题协商议题,成立由兰斯琦主席任组长、程树平副主席任副组长,相关委室和各县(市、区)政协、东侨委员联络组以及部分委员组成的课题组,并邀请区域经济方面专家参与,为环三都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献计出力。

市政协四届十三次常委会议,围绕“推进环三都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开展专题协商叶陈芬 刘佳

深入调研“把脉问诊”

3500多字的《关于推动环三都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是市政协向市委、市政府上交的一份高质量答卷。

这是委员们用自己的脚板走出的路、看到的问题、问出的计。2019年5月以来,课题组先后赴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和福州、厦门、莆田市学习考察,前往蕉城、福安、霞浦、福鼎、东侨调研,召开会议广泛听取相关部门和沿海县(市、区)的意见建议。

湾区经济通常是由港口城市都市圈和独特地理形态相结合演变而成,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高度融合,带动力、辐射力、创新力极强的一种独特经济形态,一般具有产业先进、交通发达、要素集聚、高度宜居宜业等特点。

环三都澳区域地处祖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区和福州、温州两大城市之间,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十分独特,特别是作为东南沿海唯一尚未大规模开发的世界级深水良港,发展成为大型工业港和综合性枢纽港前景广阔。

近几年,随着四大主导产业的崛起,我市发展呈现全面提速、持续向好的上升态势,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保持领先,产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产、港、城正在加速融合,中心城市面貌发生有利于湾区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变化。并且随着衢宁铁路的建成通车和高速公路网络的进一步加密,闽西北、浙西南、赣北、皖南等内陆地区逐步成为宁德港口的腹地。

但调研发现,对照湾区经济的特点,环三都澳大湾区还面临着港口功能不够完善,互联互通水平亟待提升;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生产要素有效供给不足,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跨区域顶层设计不足,组织协调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为此,课题组建议,推动湾区经济发展要坚持规划引领、交通先行、产业支撑、创新驱动,要优化体制机制、加速要素集聚、深化山海联动、守住生态底线,实现产、港、城高度融合发展。

直面问题对症下药 

“现在宁德已进入‘湾区时代’。但我们也要看到,推动湾区经济发展还是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项探索性的课题,希望今天的协商会,大家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共同为环三都澳大湾区开发建设建言献策。”2019年11月18日,市政协召开四届十三次常委会议,围绕“推进环三都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开展专题协商,一开场,主持会议的市政协主席兰斯琦就直奔主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会上,调研组成员、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碧珍以“环三都澳大湾区经济研究及对标分析”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有关湾区经济的概念、内涵,以及总体构想、思路。5位政协委员从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湾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海洋产业发展、重构湾区经济的资源与要素、加强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积极议政建言。霞浦县和古田县政协就如何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融入湾区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市政协委员陈思文认为,湾区主导产业“强筋壮骨”的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可望为湾区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动能和引擎。“2019年我市第三季度经济统计,一二三产占比为13.5:49.8:36.7,第三产业占比和本省比低10%,和全国比又低近10%,和世界发达的湾区来比差距更大。”陈思文建议,应以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为突破口,争取把环三都澳大湾区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承载区,强化沿海4个县(市、区)集聚作用,辐射带动5个山区县,实现“沿海与山区联动发展”。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对“环三都澳大湾区”建设而言,完善基础设施也是推进发展的基础工作。市政协委员林安华建议,要坚持适度超前、便捷高效,加快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轨道、疏港通道建设,补齐薄弱地区交通短板,打造交通互通枢纽,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三都澳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海洋是宁德的突出优势和特色所在,发挥海洋特色优势,做大做强海洋产业经济,是实现湾区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由2010年的422.8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752.51亿元,增长为原来的4.14倍;海洋经济增加值从2010年的179.2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589.6亿元,增长为原来的3.29倍。”市政协委员黄林文说,宁德的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还得靠海吃海,必须做好做足海洋这篇大文章。他建议,要全面提升海洋文化意识、加大海洋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加强宁台现代渔业合作、提升滨海旅游业的开发力度、加快海洋产业平台载体建设、加大海洋产业投入、建立海洋开发领导小组。

凝聚合力共促发展 

政协委员们纷纷发言。来自市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工信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对话协商,建言献策。

围绕“一二三”发展战略,市自然资源局立足湾区空间科学布局,对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分析,提出下一步推进湾区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该局建议要突出规划引领,优化湾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湾区发展空间对策上,做到“一带多轴,三湾统筹”。“ ‘一带’即湾区城镇发展带,依托温福铁路、沈海高速等交通干线,构建宁德主城区和沿线乡镇一体化发展的环湾城市,并延伸带动霞浦、福鼎,形成城镇和产业高度集聚、海洋经济特色鲜明的沿海发展带。‘多轴’即依托宁武高速公路、衢宁铁路、福寿高速、沈海复线等交通干线,构建辐射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湾区向内陆延伸的山海联动的城市发展轴。”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一带多轴”空间发展为原则,以打造“三大湾区”( 环三都澳湾、环福宁湾、环沙埕湾)城镇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湾区城镇带为目标,统筹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市着力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涵盖铁路、公路、水路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发展基本实现由‘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转变。”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我市将以核心港区为龙头,着力完善以大运力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为重点的集疏运体系,加快形成湾区内部便捷联系蕉城、福安和霞浦等核心城市组团的高速内环,以及串联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等山区县的高速外环,进一步向外围延伸,为湾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功能完善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我市湾区工业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联动发展不够紧密、要素容量制约明显等问题。”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坚持补链建群,按照“一个龙头企业打造一个产业集群”的理念,突出四大主导产业这个“四梁八柱”,大力实施“一把手”招商、精准招商和“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打造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大产业、大集群。坚持创新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力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和数字经济产业短板。坚持绿色发展,适度、有序地开发利用湾区资源,保护好岸线、海岛绿色资源。坚持联动发展,以湾区为核心,把产业的发展和布局与湾区之间、山海县域之间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和一体化发展。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会议。”时任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曾智勇表示,市委市政府将充分吸收协商意见,对环三都澳大湾区发展进行系统谋划、有序推进。

“此次常委会虽然时间紧凑,但互动热烈、内容充实、成效很好。”兰斯琦在总结发言中说,推进环三都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是一篇大文章,政协委员要当好宣传者、当好参谋者、当好参与者,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积极投身湾区建设主战场,服务新时代新宁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