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我文明|智能化平台助力垃圾分类管理

东侨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水滴分”上线运行三周多来,试点社区居民参与率超80%

4月28日8时许,东侨开发区华侨新村社区华侨新村小区分类垃圾亭前,垃圾分类管理员余养燕对小区居民投放的垃圾进行开袋检查、扫码评分,居民所获积分可用于兑换礼品。自东侨“水滴分”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于本月初上线以来,华侨新村、新能源两个试点社区的垃圾分类知晓率已达100%,居民参与率超80%。



华侨新村小区居民按时投放垃圾。



华侨新村小区分类垃圾管理员为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登记积分。

去年6月,东侨管委会出台《东侨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着力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此后,东侨开发区采用发放宣传折页、制作动漫视频、入户指导等方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垃圾分类工作是民生“关键小事”,为了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东侨城管分局按照部门职责,推出全省首个政府自主研发的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水滴分”,先行在华侨新村社区和新能源社区推广应用。

据介绍,“水滴分”平台整合了二维码、投递记录、积分排名、垃圾识别、积分商城等功能,采用“一户一码”实名制,居民投放垃圾时只需出示手机二维码,再由垃圾分类管理员扫码,根据垃圾投放的准确度和重量为居民积分,居民所获积分可在积分商城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抵扣物业费、购买家政服务等。

按照“简单、管用、可操作”原则,我市居住区域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华侨新村小区据此在3个分类垃圾亭分别设置了4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便于居民分类投放。

每天早晚6时至9时,既是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固定投放时间,也是专职垃圾分类管理员的工作时间,就如余养燕的职责主要是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分拣错误投放的生活垃圾,定期清洁消毒垃圾分类设施,开展垃圾分类知识与技巧的宣传教育工作。

“‘水滴分’平台上线后,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现在不只是家庭主妇,老人、年轻人对垃圾分类也身体力行。”余养燕说,在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人未严格按照要求分类投放,但经过管理员的现场指导、上门督导,也都很乐于改正。

年过六旬的陈世伟是华侨新村小区居民,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在“水滴分”平台的“战绩”——积分28分,小区排名21名。“以前垃圾投放不讲究分类,剩菜剩饭和塑料袋、包装纸混在一起随意丢,现在大家的文明意识提高了,垃圾分类习惯成自然,其实也不是很难的事。”陈世伟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东侨城管分局引入一家环境工程企业,负责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等工作。该公司分类工程师朱成辉表示,随着居民垃圾分类投放行为的“大数据”在“水滴分”平台不断积累,管理员可以更有效地对积分排名靠后的居民进行督导,促进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新时尚。

东侨城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说,“水滴分”平台目前在试点社区运行顺利、成效初显,下一阶段将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该平台推广应用至东侨10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