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管阳:甘薯产业“三级跳”

整合各级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顾问团等力量,福鼎68个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活跃在田间地头

4月29日,福鼎市管阳镇天竹村甘薯地里,该市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队员陈伯勇在指导农民整地,并了解甘薯种苗需求量。陈伯勇说:“工作队共引进甘薯实验新品种20多个,确定了出粉率高、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福薯604’品种进行示范推广,目前天竹村甘薯种植户全部完成品种更新,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

甘薯是管阳镇的第二大粮食作物。由于常年种植“铁薯”,导致种性退化,易发生“甘薯瘟”,甘薯产量也逐年下降。村民叶国雄说:“种植‘铁薯’已经20余年了,早已习惯了它的种植方式,刚开始大家担心新品种能不能适应天竹区域的气候,迟迟不敢试种。”

面对种植户的疑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队员走访甘薯种植户,宣传“福薯604”,采取“引进试验-示范展示-技术培训-现场指导-逐步推广”的方式,逐渐帮助种植户建立信心。“原来都是我们追着农民种‘福薯604’,现在是农民主动要求我们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陈伯勇说,现在越来越多种植户感受到“福薯604”的优势,也获得了种植新品种带来的收益。管阳甘薯产业由此完成了“一级跳”。

延伸产业链是管阳甘薯产业的“二级跳”。在天竹村天竹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番薯粉丝加工厂内,一袋袋甘薯淀粉进入生产线,经过加工,摇身变成了一根根细细的粉丝。在甘薯收获季节,往往会遇到阴雨天气,不利于薯粉加工晒干,针对这一问题,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帮助管阳天竹园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淀粉、粉丝两条加工生产线,及烘干房、冷藏库建设项目各一座。由此,管阳加工的甘薯生粉、粉丝也从福鼎本地自产自足扩展到销往蕉城、福州等地,带动当地品牌“闽薯丰”“金粉丝佳”“满香野”走出大山,原本属于带动性质的天竹园专业合作社,逐步成长为福鼎唯一一家专业甘薯产业育苗及生产加工基地,如今,天竹周边8个行政村的甘薯种苗由该合作社提供,同时还推广到太姥山、店下等乡镇,年加工鲜薯1000吨以上,生产甘薯淀粉200多吨、甘薯粉丝粉条100多吨,年产值达300多万元。

随着产业链完善,甘薯产业实现了“三级跳”,即带动贫困户。天竹村党支部书记徐世杰说:“帮扶工作队在村里培育优质薯苗30万株,建立农民田间学校,每年培训农户300多人次。3年间,天竹村甘薯亩产量由原先的每亩500公斤至1000公斤增长到了每亩2500公斤至3000公斤,产量翻两番。仅天竹村种植户,由最高每亩收入500元,提高到2000元左右,平均每亩增收1500元至2000元,平均每年带动整村增收近300万元,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和贫困户增收。

据了解,2018年,福鼎市委整合福鼎市直单位干部、各级驻村任职干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工作人员、科技特派员、茶企技术能人、乡镇(街道)包村干部等力量422 人,组成68个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每个工作队由 5名至10名干部组成,并由科级干部带队,采取“大村联小村、强村带弱村”的方式帮扶3个至5个村,实现福鼎市250个村全覆盖帮扶,推动乡村振兴。 □ 蔡雪玲 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