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复学后“假期综合症” 做好孩子心理健康“调理师”

经过漫长的假期,再次回归久违的校园生活及正常的学习,不少孩子出现了“假期综合症”,导致情绪波动或学习状态不佳等情况。

该如何有效避免复学后的“假期综合症”,做好孩子心理健康“调解师”,让孩子适应返校后的学习生活?日前,记者来到了宁德师院附小,对学校、教师、家长进行了走访。

正确引导

帮助学生回归学习轨道

复学第一周,宁德师院附小署前校区三年三班班主任谢丽华发现了班上有位学生出现了类似“假期综合症”的情况。

“这孩子原来在班级中比较优秀、成绩也不错,但复学后几位老师都发现他在上课期间容易走神、精神状态不佳,并且在课后完成作业的质量也远不如从前。”谢丽华说,课后老师询问了该名学生,得知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由于家长比较忙没有空监督和管理孩子的学习,导致孩子在家作息非常不规律。

在了解情况后,谢老师及时与该生家长取得联系,提醒家长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

谢老师表示,由于宅家时间过长,个别学生复学后出现食欲不振、身体疲劳,没办法及时完成家庭作业。针对这种现象,谢老师建议家长可以在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作息时间,均衡饮食,劳逸结合。

同时,谢老师还建议家长利用周末陪同孩子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在家庭作业量上可根据孩子的适应能力设置不同阶梯,对于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复学初期可酌情减少作业量,循序渐进,缓解学生复学压力。

及时调整

关注孩子身心发展

家长本身是复学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宁德师院附小四年级学生杨丹青的妈妈周珍霓早在孩子复学前就开始为孩子做足了“后勤保障”,通过合理搭配营养膳食、提早帮助孩子们调整生物钟、让孩子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来保证孩子拥有充沛精力迎接复学。

“疫情期间的丹青学习状态并不好,在家上网课时由于我们工作较忙,久而久之丹青也变得随意,常常快上课了才起床。”周珍霓说,开学以后有了老师的督促和引导,丹青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每天自律地学习,有时早上6点多就自觉起床复习英语听力。

周珍霓告诉记者,天气逐渐炎热,每个班级都有四五十名学生,孩子要戴着口罩上课,容易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这样学习反而事倍功半。“我希望学校可以适当运用网课资源辅助正课进行学习,一些重点知识老师在课堂教学,习题评讲等内容就可以运用网课的形式。这样可以减少孩子们在班级戴口罩的时间,也不会落下课程。”周珍霓说。

同时,周珍霓表示疫情过后不少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今,周末时间家长们也会抽出时间带孩子出去跑步、打球,现在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家长们也希望学校可以将文化课和体育锻炼结合,学校要合理规划体育课、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安排。

多种举措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复学后学生们难免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所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陈婷介绍,为此,宁德师院附小采取多种线上、线下的措施,开展返校后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回归校园,并通过积极正向的心理构建,帮助学生获得内心的成长。

在复学前两周,该校班主任对班级学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排,重点关注学生课业压力、心理状况及家庭生活环境,对原有贫困生、因“疫”致贫的学生、心理有些波动的学生及时登记造册,加强分类指导,“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并对存在心理隐患的孩子,引导至学校阳光心灵聊吧进行一对一辅导,疏导情绪。

开学后,宁师附小以主题为《科学防疫 呵护心灵》复学心理健康活动课,加强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调节心理状态,以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组织开展全体师生心理健康状况摸底,做好师生心理健康平复。

同时,学校还重点关注特殊家庭学生,通过家校沟通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与亲子关系情况,对于因“假期综合症”出现异常行为的,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对学业跟不上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的学生,加强帮扶引导,及时疏解其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

“复学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在课余时间班主任、心理教师及科任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家访,及时评估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确保学生复学后心理的平稳过渡。”陈婷介绍说,在校园中,教师们还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及时做好引导疏导工作,积极推动学生之间分享居家学习生活体会和成长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