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开启新时代私权保护新征程

伟大的时代孕育产生伟大的法典。2020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审议大会决定2021年1月1日起这部历经无数风雨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正式开始实施,中国民法典在新时代开启了私权保护的新征程。

回望我国民法典的发展艰辛历程,从1954年第一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工作整整经过了66年。历史不会忘记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这四个年份,民法典制定先后四次启动四次难产,但是一代又一代民法学者不畏惧艰难,用汗水和智慧一步步地推动我国的民法典编撰工作向前发展,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编纂民法典作为一项重大立法工程。2015年3月国家正式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编纂民法典采取“两步走”的循序渐进工作思路:第一步,制定民法总则,这项工作已于2017年3月由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完成;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再与民法总则合并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国家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启动和推进民法典的编纂工作,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实践、理论、社会基础,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民法典终于迎来历史性时刻。

作为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是推进良法善治的重要抓手,是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和新标杆。这部民法典亮点纷呈彰显了新的时代特征,呈现了中国智慧。这些新的时代特征和中国智慧具体体现:

一、民法典具有庞大的法律体系。由总则编和6个分编构成,共1260条、近11万字,涵盖了一般法和特别法,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协调。总则部分规定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是法典整体架构的基石,对整部法典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各分编通过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的一一列举,在总结既往立法经验基础上有许多新的突破,凸显了对民事权利的尊重和保护,成为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和执行民商事案件最重要的实体法依据。

二、民法典体现了人文关怀。加强对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对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予等胎儿利益给予保护。完善了对监护制度的规定,明确父母子女间抚养赡养等义务。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扩大被监护人范围,强化政府监护职能。强化了对人格尊严的维护,通过立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回应了人格权保护在网络信息时代面临的新挑战。进一步完善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规则,针对此类事件处理行为人难以确定的实际问题,强调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真正通过法律守护了老百姓头顶上的安全。

三、法典突显了时代性。终止或废止一些与时代脱节的法律,新增了一系列体现时代特征的法律,填补了法律的空白,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针对近年来轻率、随意离婚导致离婚率逐步攀升的现象,设立了离婚冷静期制度,给离婚一个缓冲期和调整期。扩大遗产范围,明确对“网络虚拟财产”给予保护。将见义勇为的行为通过法律形式予以鼓励和保护,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对套路贷、高利贷等民间借贷领域的诸多乱象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新增的内容保持和推进民事法律规范落实和实施,并通过践行契约精神保护产权、鼓励创造、崇尚创新,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稳定、公平、有序的法治环境。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法典。中国民法典必将肩负起这样一个伟大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保障作用。

(作者系中共宁德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