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下党”这一年 | 蕉城:以产业振兴强筋骨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近日,赤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内生机盎然,各类新优果蔬、名贵花卉、珍贵药材长势喜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游客在赤溪火龙果基地体验采摘

“目前游客明显增多。”园区闽宏农业基地负责人说起游客自助采摘给农民带来收益时,脸上笑开了花。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蕉城区紧紧依托资源优势,谋划建设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特色产业、知名品牌、优质园区三套“组合拳”,落实25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促进茶叶、渔业、果蔬等特色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宁古线万亩高山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基地、沿海千亩晚熟荔枝种植区、霍童溪流域三万亩优质新品种柑橘核心区等三大水果种植区初步形成。

虎贝镇下楼农场,技术人员在给猕猴桃疏果

虎贝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全镇果蔬产业实现了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全镇现有合作社43家、家庭农场6家,从事农业生产约7000人。在政府引导扶持下,黄家村有蒸笼加工、销售企业31家,带动全村85%的劳动力就业,把群众纳入产业链中,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九都镇贵村以打造“支部+协会+合作社”的枇杷种植模式,以年产值300万元的150亩精品枇杷示范园为核心,带动全村种植枇杷3500亩。

虎贝农业园区

石后乡上竹洋村通过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嵌入文旅农业观光要素,打造竹森林人家、毛竹科技园区(百竹园)等,“接二连三”多产业延伸,实现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村财收入的两个重要目标,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5万元以上,带动约200人就业,更好地以经济效益巩固农林生态建设成果,在兴林中振兴,在振兴中兴林;七都镇北山村围绕一个人、一盆草、一条街、一座馆、一块田、一个平台、一座村庄的“七个一”发展目标,立足本地资源,秉持挖掘畲族传统中草药、保护濒危中草药、发展特色水果的思路,以草药、草莓“两草”为龙头,依靠科技、紧抓市场,规模化发展脐橙、蜜柚等水果产业,扩大经济效应。

北山村新村貌

城南镇莲峰三村共流转土地1200亩用于茶园、果蔬等农业产业发展,目前已有20多名乡土人才和农村经济能人返乡为乡村建设出谋献策;绿天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就业60人。2019年,莲峰三村村财收入突破5万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1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17000元。

如何打造蕉城旅游特色?蕉城区通过“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等,打造乡村旅游全新发展模式,产生了一批大体量、高质量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提速乡村振兴。赤溪镇以村经济联合社为主体,联合经济联合社与农户,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民增收。其中,黄田村古法榨糖体验中心,年产红糖50吨,产值200万元。

俯瞰蕉城区赤溪镇区

蕉城依托“佛、道、儒、畲、红”等深厚文化底蕴和“山、海、川、岛”等多种自然风光,做好旅游项目建设、景区打造、宣传营销、配套设施完善等各项工作,打造了霍童溪流域生态游、九贝路红色游、畲族风情游、美丽乡村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涌现出了霍童、上金贝、溪池、贵村、云气等一批旅游特色村(镇)。

漳湾镇雷东村成立宁德市信天翁农林渔牧有限公司,推出了“学包畲家粽”“竹竿舞”“畲歌畲舞”“民俗祈福观摩”“二十四节气鼓”等畲家特色体验项目;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公司还开发收集了特色农产品近百种,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该项目2019年3月试营业一个月,接待游客达1000人次,总营业额约11.8万元。

雷东村一隅

同时,蕉城把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精神动力。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深度挖掘霍童洞天、黄鞠灌溉工程、漳湾福船技艺等文化资源。赤溪镇深入挖掘田园文化、水利文化、红色文化、“牛”文化、佛道文化等五大文化,提升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形成乡村振兴风正气顺的精气神和正能量;虎贝有效整合生态、红色、宗教、理学等优势资源,引进虎贝香水海旅游度假区项目,带动虎贝乡村游、深度游、体验游。

霍童溪漂流

蕉城区还坚持将人才振兴放在重要位置,增强乡村振兴智力支撑。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人,并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专业人才培训。开展以“百名人才下基层、振兴乡村当先锋”为主题的“人才兴村”十项工程;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推动市、区级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向行政村覆盖,推动形成社会各界人才“上山下山”投身乡村振兴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高质量发展。蕉城区把加快旅游业发展作为探索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采摘节、丰收节等品牌节庆活动,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等创新发展,为蕉城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