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下党”这一年 | 屏南:文创赋能 乡村振兴

仲夏之时,行走在屏南乡村,你在领略秀美风光时,会欣然发现,以生态为底色,文创加以渲染,各乡村正肆意挥洒着自身独特的韵味,尽显“最美乡愁”。

屏南城关全景

甘棠漈下村,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放下锄头拿起画笔,画古街老巷、绘长溪流水,自信满满。

甘棠乡漈下村

熙岭龙潭村,一座座荒废老宅破茧新生,化为书吧、茶室、民宿,全国各地游客甚至海外宾客纷至沓来,他乡成故乡。

屏城厦地村,一场场乡村文化盛宴接连开演,还有竞相落地的公益电影培训班、摄影写生基地、先锋厦地水田书店等,寂寥“书乡”重焕生机……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

这些不胜枚举的乡村嬗变,源自屏南县以全新思路引领乡村发展,激活乡村地理价值,打造比传统农村更好的生活方式与创业方式,达到引人留人、创业兴村的目的。同时建设有情怀有活力的美好乡村家园,改变农民新生活、新形象、新面貌,物质精神双富足,让农民就地实现现代化。并以村落为平台、文化为底色、创意为引线,实施村落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计划,结合全域旅游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探索一条“党委政府+艺术家+农民+古村+互联网”的模式、富有屏南特色的文创推进乡村振兴新路,呈现“人来、村活、业兴、文盛”之势。

代溪镇北墘村雨廊一角

时光荏苒,转眼间,屏南文创已走过五年。五年来,因为文创,年轻人“回来了”,城里人“返乡了”,喜欢乡村生活的人“赶来了”,许多沉寂的古村走出落寞、重现生机。

文创在屏南创造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了文化范畴,不仅在乡村建设中承担了更大的作用,还赋予了农村发展“造血”功能,点燃了乡村振兴火种。

激发古村活力。文创让老屋变废为宝,让古村重焕生机,成为城里人和优秀人才向往的宜居家园。龙潭、四坪、双溪等古村出租修缮一批老屋,引来香港、北京、上海、重庆、厦门、江西等地优秀人才落户成为新村民。建成一批文化空间和商业空间,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显著改善,促使一些村民返乡生活创业。

熙岭乡龙潭村 王志凌 摄

推动全域旅游。文创赋予乡村更优环境、更多内涵、更高格调,为乡村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催生主题体验、研学旅行、旅居养生、艺术创作、民宿餐饮及朋友圈经济、后备箱经济等旅游业态,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改善了旅游淡旺季状况,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路下乡芳院村

集聚品牌优势。文创塑造了乡村品牌,成为屏南又一张靓丽名片,品牌集聚效益日益凸显,吸引了一批社会资本投入乡村项目。仅龙潭、四坪、漈下、双溪就有100多幢老宅被租用改造成创作室、咖啡屋、酒吧、餐馆、民宿等经营空间。特别是南京先锋书店、上海阿罗巴图教育集团、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等一批企业落地乡村,逐步形成“一村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屏城乡前汾溪村 王志凌 摄

促进文化繁荣。文创促进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让文化供给从单一化、低水平保障逐步转变为多样化、高品质保障。相关试点乡村建设了乡村美术馆、个性化书店、公益教学中心、综合文化艺术中心、社会美育实践中心、各种博物馆等文化场所。文创村落自主文化活动空前活跃,举办了露天实景演出、音乐会、话剧、快闪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活动,并带动各乡镇开展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形成了“四季屏南·乡村有约”文化旅游创意活动品牌,极大繁荣了乡村文化,促进乡风文明,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双溪安泰艺术城

不仅如此,屏南还启动县文创产业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重点规划建设东北带、东南带、西南带三条文创带,涵盖全县10个乡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试点县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文化创意、高山特色农业、全域旅游示范三大品牌,培育“文创+”“+文创”新模式新业态,带动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加强乡村文创产业项目化运作,筹划乡村文创招商活动,加快乡村艺术酒店、乡村郊野养生公园、户外运动基地、传统村落遗址公园、小众型精致农业基地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策划生成一批新项目推向市场,实现“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双向驱动。同时,打造以龙潭、厦地、双溪等三个文创片区,形成三个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大型文创体验区,并以白玉、新田等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为支点,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形成连片联动发展格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屏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熙岭乡龙潭村檀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