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省媒说| ​中国青年报:“空心村”又活了

福建省屏南县龙潭村原本有1400多人,因贫穷村民选择外出务工、经商,村里一度只剩下100余位老人和几个儿童,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最初这里是沙石路,没有一张床可以提供给外地人,只有‘半个’小卖店。”这是龙潭村第一个“新村民”曾伟对这里的最初印象。当时,老屋里堆着破棉被、垃圾,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烂的味道。

如今,这里已经有400张床位可以供外地人居住,十几家大大小小的便利店开了起来。一些“逃”出村的人又回来了,还来了很多“新村民”,“空心村”活了起来。

修“面子”又补“里子”

改变“空心村”,人才是重点。屏南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总策划师林正碌表示,在村落改造前,将一些村民先后送到屏南双溪安泰艺术城学习油画创作,对村民进行艺术“扫盲”,给村里培育“文创种子”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习如何与外界交流,为“新村民”的到来作准备。

同时,当地推行“引流住村”,将安泰艺术城的画友引入龙潭村,让他们来这里定居创业,村庄渐渐有了“里子”。林正碌说:“现在,我们不担心村民不回归,也不担心没有外地人来。”

人来了,怎么住得下?2017年,龙潭村村委会充当中介,将当地村民废弃的破旧房屋租给“新村民”(租期为15年,每年每平方米租金3元),并由“新村民”出资、村委会聘请当地的能工巧匠进行修缮,恢复村落的“面子”。很快,这里便从一片“废墟”变成了创业空间,“甚至从前的猪圈也利用了起来”。

“乡村比城市更需要阅读。”2017月8月,曾伟在这里租了一座老房子,花了20万元装修。4个月后,他的乡村书店在这里落地,取名“随喜书屋”。

流量进来之后,才会把产品带出去。除了阅读、品茶、画画、把玩文创器物外,曾伟还通过写文章、拍视频、开直播等方式向外界展现这里的生活方式,半年左右,他的抖音积累了3.6万名粉丝。他的收入大部分源自于线上流量,疫情期间,旅游行业受到较大冲击,线上卖画为他增收两三万元。

“池子越大,对原村民的回馈就越多。”曾伟介绍说,刚来时,平均每户村民一年酿酒还不到一坛,到去年冬至,平均每户酿酒50坛以上,有的甚至酿了100坛,价格也从原来每斤5元涨到了20元。“人来了,创意到了,也让传统农业增值了。”

“新村民”带动“老村民”回流

2018年,作为龙潭村首批“新村民”,曾伟等人领到了居住证,可以享受当地的医保等公共服务,生活在此落地。目前,在龙潭村像曾伟这样的“文创移民”,加上他们的家人,约有200人。

“他们不来,这里就是空的。他们来了,不仅带来了人气,还给当地带来了上百万元的收入。”林正碌告诉记者,“新村民”的到来,吸引了“老村民”回乡创业。如今,龙潭村的原住民已达500人。村里现有的400张民宿床位中,“新村民”与“老村民”的持有比例为一比一。

去年,“老村民”张财珍在自己家开了个小卖部,楼上的3个房间作为民宿。她说,跟以前在外面打工相比,收入少了,但没那么辛苦,赚点小钱够养活自己就行。游客来这里养生,她也以养生的心态来经营店铺,“一天赚百来块就够了,现在的生活是我这个年龄想要的”。

“想在农村赚钱,难度太大了。”2018年2月,在福州工作的90后大学毕业生陈忠业在微信群里看到村里正在发展文创产业、呼吁大家回村创业的消息,起初持怀疑态度。回乡后,他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几间普通的屋子能化身民宿或小卖部,“在这里,人人都可以创业”。于是,他通过自媒体推广村里的土特产,第一年收入2000元,只能吃老本,到去年收入涨了近10倍。他说:“如果收入与在外打工持平,谁不想回到自己的家呢?”

“新”“老”村民共建乡村

“新村民”的到来、“老村民”的回归,让龙潭村400亩荒地重新披上绿装。

2017年10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的90后女孩张小燕花了60万元在龙潭村租下一个大院子,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燕窝”。平时教书、做手工,节假日和姐姐一起接待来自各地的画友、游学团体。“乌托邦是人建设出来的。”张小燕说,“看着这个地方从无到有,我们都是建设者。”

2018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的江思林来到这里经营自己的小型生态农场。29岁的他一边种植有机蔬菜,一边记录下种菜的过程,通过文字和视频推广这里的农产品。不过,还没等到丰收,江思林就收到当地村民送来的各种蔬果,他开玩笑说:“别人送的东西比我自己种的东西还要多。”

在当地人看来,如果没有这些“新村民”,这里不可能变得这么好。“我们很感谢他们,他们有需要,我们也义不容辞,都把他们当自己人。”“老村民”张财珍说。

龙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夏兴勇认为,这里打造的是“乡村社区”的理念,很多城里人之所以选择农村、外出的农村人愿意回来,与这样的社区分不开。“在这里,每个人都是有精神输出的,人与人之间都是有互动的,人们可以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