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谋跨越 担当作为促发展——新时代社科普及工作的宁德探索

新时代宁德市百个社科普及基地分布图

构建全市社科普及“左右互动、上下联动、内外齐动”的新格局;全年社科普及活动不断线;积极发挥“互联网+”优势,使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普及手段让社科普及更有“融度”……

近年来,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社科联的有力指导下,强化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进行一系列有效探索创新,使全市社科普及工作格局、理念和基础建设都发生根本性变化,有效推动了社科普及工作创特色、打品牌,形成了社会化、大众化、常态化、品牌化“四化”格局。多家重要主流知名媒体以《宁德市社科联探索创新和首创性做法 书写出新时代社科普及工作的“宁德答卷”》等为题进行报道推广。有关工作还受到数百家国家级、省级媒体网站聚焦,产生广泛影响。日前,被省社科联调研组肯定为“宁德样板”。

省社科联副主席、《东南学术》社长、总编辑陈文章(左二)一行莅临宁德市社科联调研指导工作。

格局之变

从“独唱”到 “大合唱”

上千人参加启动仪式;70面社科主题图片展融合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地方发展成就,尤其版块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习近平总书记与咱们心连心”、“一二三”发展战略图解等为主题,别出心裁,极具特色,通俗易懂,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眼球,纷纷点赞。期间还开展“社会科学在你身边”普及咨询活动、福建省百场专题报告会暨“闽东之光”社科讲坛、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知名社科专家进基层——“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主题宁德报告会等一系列活动……2019年宁德市社科普及周活动启动仪式,规模、履盖面和影响力都超过历届,尤其不断整合资源,普及范围越来越广。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活动入脑入心,影响大、范围广。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秀丽(左二)先后三次赴宁德市调研指导工作,图为参观闽东社科小展厅。

为改变传统社科普及周活动启动仪式一家“独唱”的“独角戏”现象,2017年以来,市社科联凭借己颁发试行的《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及市政府制定的联席会议制度,多方奔走呼告。当年8月首次召开市政府社科普及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市政府副市长主持,12家成员单位坐在一起学习省社科普及《条例》,探讨如何构建社科普及工作大格局。每次联席会议听取成员单位有关工作汇报和计划,传导社科普及工作压力,切实增强成员单位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了全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整体合力。至今,联席会议已连续四年召开。

根据社科普及联席会议精神,市社科联在全省首创联办社科普及宣传周制度。通过提早谋划部署,广泛调动成员单位力量,丰富普及周活动内容。除开展“社会科学在你身边”普及咨询活动、“闽东之光”社科专题讲座、社科普及基地、场馆开放等活动外,连续举办三届主题图片展暨宁德市社科工作成果展、社科主题短信集中普及活动。由此,市社科普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实现由“缺位”到参加启动仪式再到联办转变,形成了新格局。

此外,市社科联还通过召开年度工作务虚会、专项工作会议、普及周启动仪式和建立微信工作群等办法加强与县级社科联联系,努力构建了全市社科普及“左右互动、上下联动、内外齐动”的新格局。

新格局展示新力量。四年来,市社科联组织参与的6期竞答活动均名列全省前茅。2018年参与的全省“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第8期社科网上有奖竞答活动,答题总数近28万人次。此后,市社科联调动力量,不断加油鼓劲,尤其接连摘下第9期、第11期、第12期、第13期桂冠,参与答题人数呈逐期递升趋势,创全省历届竞答之最。6期竞答累计调动公众参与达229.8万人次,连续5次被省社科联授予最佳组织奖,展示了全市社科普及成员单位“大合唱”的丰硕成果。

理念之变

由“一呼隆”到“抓常长”

干部群众参观社科普及图片展

“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健全平安建设协同机制,从源头上提升维护社会稳定能力和水平”“要继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黑恶势力经济基础、背后‘关系网’、‘保护伞’不放,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功夫”……

国庆期间,在宁德市社科联开展的“节假日进行词”中,这些有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短信(金句),通过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向宁德市广大手机用户发送逾2万条信息,原滋原味面向公众宣传普及,产生了积极反响。

以往人们把社科普及活动仅限于普及周启动仪式称为“一呼隆”现象,为改变这种状况,2017年以来,宁德市社科联直面问题难题,积极探索创新,努力转变以往社科普及宣讲“一呼隆”、一阵风做法,把社科普及制度抓在经常,落到实处。

市社科联连续四年开展社科普及短信集中月活动,先是在全省率先把普及周“拉长”为普及月,仅“2019宁德市社科普及主题集中宣传月”期间就发送短信20万条,接着又首创性地开展“宁德市社科普及节假日进行词”主题短信(金句)活动,编写社科主题短信,借助移动公司等运营商精确普及,并从一家运营商扩大到三大运营商,向干部群众群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摘要等重要主题短信。

同时借助网络新媒体、主流新闻媒体,拓展空间,不断覆盖社科普及宣讲人群,扩大覆盖面和普及效果,提高市民人文素养。四年共发送短信60多万条,涵盖全年所有节假日,把普及月又“拉长”为全年活动,做到全年社科普及活动不断线,受到市委领导肯定,并被市直有关单位借鉴。

常态化做好社科普及工作首要任务是抓好新思想新理论学习,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做到应学尽学、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市社科联以创建学习型社科联为抓手,强化学习活动走前头。尤其2020年以来,市社科联把每周一作为干部员工的集体“学习日”,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周例会制。第一时间学习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学习贯彻上级有关决策部署,做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应学尽学。同时还创新学习形式,积极组织所属社会组织、社科普及基地、挂钩“四联”非公组织和基层干群共同学习,坚持原原本本学,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同时,市社科联结合市委中心工作、单位日常工作,见缝插针安排形式多样、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普及常态化、长效化。如到霞浦县盐田乡南塘村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们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挂钩的福安市甘棠镇产业薄弱村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到革命老区上党课,宣讲新思想和红色文化;赴“四联”非公企业党支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等,增进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等等。

多管齐下,多头并进。市社科联创意地把普及《条例》制成签字笔,随时展示。同时还办好全市性学术刊物《三都澳论丛》,努力使之成为全市社科专家学者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高地和集散地。

基础之变

“小舞台”弄出“大名堂”

走进“闽东社科之家”,人们无不为宁德市社科联把新争取到的办公场所充分利用打造成了独具特色的社科普及基地而赞叹。

走廊整洁明亮、富有特色、构思精巧、布置创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修饰的社科文化门,门头悬挂的木牌刻着“闽东社科之家”六个醒目字眼,门联则由两根立柱构成,上面写着“时代是思想字母,实践是理论之源”金句。走廊左右墙上每面展板精心摘录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内涵深刻,主题鲜明。走廊尽头是一扇通向《三都澳论丛》编辑部的推拉门,被巧妙用《福建省社科普及条例》和《摆脱贫困》两本书籍封皮进行个性设计,一条不长也并不宽敞的走廊由于精巧设计布置成为一条精美、特色文化走廊,尤其打开“摆脱贫困”之门寓意深刻,成为新思想和社科普及固定的好场所。

“没想到,真没想到!”宁德师院党委书记夏良玉带领有关处室负责人等参观“闽东社科之家”时不由感叹。

宁德市社科联着力练内功抓基础搭平台,补短板强弱项建阵地,为社科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红(红色文化)、最优(优秀传统文化)、最古(古村落古建筑)、最文(区域文化)、最特色(区域特色)”是新时代宁德市百个社科普及基地的思路定位。市社科联以此整合社科普及资源和扩大普及面,联合市委宣传部分两批创建共100个新时代市级社科普及基地。

经过严格的申报、推荐、评选等流程,首批50个社科普及基地于2018年7月正式命名。此后市社科联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柘荣到“三都澳之滨”蕉城,从千年古邑霞浦到幸福福鼎,从玉田热土到廊桥之乡,从文创助推乡村振兴的屏南到“云端仙境”周宁……

通过基地创建,市社科联既摸清了基层真实情况,也为更好地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抢占农村思想阵地制高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启动的第二批新时代市级社科普及基地创建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

与此同时,市社科联注重基地建设和管理。研究出台有关举措,要求各社科普及基地规范化、常态化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教育活动,引入竞争淘汰机制,明确了社科普及基地的进入与退出程序。发挥社科普及基地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积极组织协调,调动基地力量开展社科普及,鼓励和支持社科基地免费对市民开放,积极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有效地将党的声音有力传遍闽东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些基地仿若洒落在闽东各县(市、区)的珍珠瑰宝,熠熠生辉,它们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采用多种形式,跨行业、多专业的整合社会科普资源,积极开展社科普及活动,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中春风化雨,在培根铸魂中潜移默化,共同弘扬了灿烂悠久的“闽东之光”,也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基地业绩受到中央和省、市表彰肯定。其中新时代宁德市社科普及基地负责人(屏南农耕文化博物馆馆长)张书岩荣获中组部表彰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福鼎市柏洋村党委书记王周齐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等。

内核之变

从“按部就班”到主动作为

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市社科联努力摈弃以往按部就班、“老三样”的传统惯性思维,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弥补空白点、链接断裂带,在高端层面发出宁德声音,使社科普及工作向多元化、特色化转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市社科联首先引导干部员工克服无所作为、被动应付心理,转变思想观念,守正创新谋跨越,担当作为促发展。其次强化社科工作战略部署,从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并经送审后下发,做到年初工作有计划、全年有目标、过程有举措。尤其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更高眼界更大目标主动作为、精心筹划开展社科普及工作。

不论是宣传普及新思想,还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闽东之光”,市社科联都积极主动当好先行者。一是着力挖掘、弘扬闽东红色文化出精品。市社科联同志主动作为,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研究论证,撰写《“听风”英雄》《闽东星火》《闽东巾帼》(简称闽东“红三篇”)。在2019年半年内被《解放军报》大篇幅刊发。这些文章深度挖掘、重新审视定位闽东红色革命历史事迹,对于传播弘扬闽东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受到市委领导和军分区首长的批示肯定。其中《“听风”英雄》还作为闽东军事题材首次荣获全国知名文艺奖项“长征文艺奖”。梳理撰写的《铸魂:1932年陶铸在闽东》《英雄,岂止献身在战场》分别被福建日报以近一个版的份量刊登,产生广泛影响。《英雄,岂止献身在战场》刊发后,迅速被学习强国平台、中宣部党建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媒体转载,有力打响红色文化品牌,受到老革命后代和读者的好评。撰写《闽东之光》一文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发,以独特的视角叙述了闽东历史文化名人事迹、精神,首次在国家大媒体上集体亮相,让广大读者领略他们集体的风采,致敬闽东先贤,为今人正身立业,提供启示,指明方向,具有特殊意义;二是填补社科普及读物空白点。全新角度编撰首部《闽东之光社科系列丛书·闽东历史文化名人》,已出版《寿宁梦龙》《水利黄鞠》《虎将国宝》等3本。同时,连续三年编辑并交由学习出版社正式出版年度社科课题研究文集《学习践悟兴闽东》,100多万字,涉及作者54位;三是推进区域性文化交流协作。市社科联拓展工作界面,帮助挖掘梳理红色传统文化,市内外跨区域齐抓。先后以“弘扬闽东之光,追寻红色足迹”为主题组织有关人员赴龙岩、南平和苏州沙家浜等地,就闽东红色文化、冯梦龙文化等源流关系首次进行地市级层面考察交流,积极推进区域有关合作。

市社科联有关负责人表示,新时代社科普及工作事关中央赋予的“培根铸魂”重要使命,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守正创新抓好有关工作,也为打造“人文宁德”和地方高质量发展超越积极贡献力量。

业态之变

从边缘化到中心化

宁德广大市民夜半惊魂、随意燃放鞭炮现象不见了。街道施工告示牌更加文明,城市人文气息浓了……

2019年社科普及宣传周启动仪式是宁德市历届社科普及集中活动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其规模、数量、涵盖面也居全省之最。

2018年以来,宁德市社科联积极呼应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号召,提出《为高质量发展打造“人文宁德”》等提案得到市公安局、住建局、执法局等市直有关部门积极回应、办理,有力增强城市文化内涵和城市魅力。

这些变化与市社科联站位全局、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分不开。近年来,市社科联在市“两会”上,以团体或单位主要领导为召集人的界别名义,先后提交了6份政协提案,内容涵盖打造“人文宁德”、争创文明城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得到市政协、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交办,得到市公安局、住建局、城管局,市委编办、文明办,市财政局、文旅局等单位积极呼应,认真办理落实。

这些提案站位高质量发展、强化内生动力、服务中心工作等大局,直面问题差距,着眼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出思路办法和对策建议,推动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以特殊方式有力为宁德高质量发展跨越夯基础、蓄能量、添光彩。其中,《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市政协组织专题考察调研并召开专题协调会,推动提案高质量办理落实,有力促进《宁德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出台,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长效机制的建立。

助力宁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6件提案都紧扣这一主题。市社科联通过多次座谈协商、沟通交流,每项提案都得到有力回应,抓落实见成效。《加强社科工作,打造“人文宁德”》提案,有力弘扬“闽东之光”,提升城市人文水平、文脉和文明底蕴;《加强城市治理,更好争创宁德全国文明城》提案,有力推进城市文明体系建设和城市面貌改观;《关于打造“宁德学派”的建议》提案,从城市文明基础建设上为城市文明提供了内生动力等等。这些提案的办理落实为更好更有效地弘扬“闽东之光”、打造“人文宁德”献策出力,加快补齐短板,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魅力服务,也为更加有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撤地设市20周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年。市社科联紧扣中心全局工作,精心策划了市社科联所属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发出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宣言,号召所属社会组织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担当作为,争做助力乡村振兴和创建文明城市的传播者、推动者、践行者。市社科联还特别策划在所属《三都澳论丛》季刊2020年第二期封面封底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示创城内容,并向市领导、市直机关单位以及全国300多个地市发送,扩大创城影响力和美誉度。

市社科联还策划联合福建师大音乐学院在寿宁县下党乡举办“‘唱山海交响 与梦想同行’——下党红色文化主题”活动。通过重走党群连心路,开展座谈交流,开展“唱山海交响 与梦想同行”文艺演出等方式,传播新思想,发出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基层发展的“下党宣言”,为下党乡村干群送去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并与刘明华等下党乡干部代表座谈交流。同时借助网络直播和“快闪”等方式进行传播展示,向外界展示了下党人民脱贫攻坚新风貌新成果,引起强烈反响。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市社科联不仅第一时间制定预案抓好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还特别组织有关人员多次深入基层宣讲中央、省、市有关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及春季农业生产的重要精神,鼓励基层群众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组织党员干部积极报名参加突击队和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社区有序开展疫情防护宣传、政策措施解读、稳定社会情绪等各类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发挥所属社会组织、基地作用,组织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开通防疫抗疫心理咨询热线,开展应对疫情公益心理援助活动,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献策出力。通过“闽东社科”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省市重要通告、指导手册等数十条,受众达10多万人。发布疫情防控倡议书,倡议全市社科界提高政治站位,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做疫情防控的带头者、传播者、践行者。

传播之变

从传统单一到融媒聚焦

随着互联网和融媒体的发展,市社科联积极探索“互联网+”优势,使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普及手段让社科普及更有“融度”。

为占领新阵地,使普及知识更加入脑入心,推出“闽东社科”微信公众号,成为广大公众及“社科粉”了解社科知识、活动报名、知晓相关政策、学习分享理论的“精神家园”,社科普及范围越来越广。精心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原创内容、转载文章,积极宣传新思想、新理论,弘扬“闽东之光”,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通过漫画、图片等增加直观性,并配合适当网络语言、百姓语言增加趣味性、大众性,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助力老区振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以歌舞的形式传递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普及红色文化,引导干群深刻铭记闽东艰难曲折的发展历史,深切缅怀老区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被列为全市性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性重点宣传文化活动项目。

借助融媒扩大了普及范围和影响力。市社科联主动谋划、创意策划多次大型活动,得到中央、省、市主流知名媒体二三百次聚焦,受众上千万。尤其是借助新媒体现场直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形成全方位、多形式的报道格局,持续产生热烈反响。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省文旅厅等机构联合主办第四届、第五届“两岸聚落文化与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暨学术研讨会”。其间市社科联还创新思路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建设交流座谈会,得到人民网、中新网、中国网、中国海峡人才网、中工网、新浪、搜狐、凤凰网、澎湃新闻等上百家媒体网站报道,尤其中央统战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福建)自贸区等官方网站也做了转载报道,有力推动走出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打出了“闽东社科”品牌。近年来宁德市社科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服各种困难,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和守正创新,励精图治,使社科工作理念、格局和基础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社科普及到课题研究规划,到挂钩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等,积极应对多样化、复杂化、全局化工作形势,在全省全国层面上发出了“闽东声音”。闽东社科品牌逐步凸显,得到上级部门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宁德市社科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