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见证者说③丨陈意春:3.25万户低收入家庭告别“蜗居”

一幢幢崭新的住宅楼林立,住宅楼间“点缀”着成荫的绿树,绿树下的道路宽敞而整洁……金涵小区里,老人们在悠闲地散步或唠家常,孩子们在休闲广场上追逐打闹,每一张笑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20年前,能拥有一套简单装修的套房已不知是多少工薪阶层梦寐以求的愿望了。”看着眼前的景象,陈意春不无感慨道:“这20年,宁德人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真是经历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科长陈意春,自1993年大学毕业来到住建部门后,就一直从事着与政策性住房相关的工作,至今已有27周年了。“2000年的时候,我市大部分工薪阶层的房改工作正接近尾声,公房出售基本结束。”陈意春回忆,这时单位住房制度开始走向社会化和货币化,为提高干部职工住房消费能力,1996年我市开始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这也给商品住房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节节攀升的房价,让不少低收入家庭“望而却步”,由此我市开始了保障房的建设,也就是最初出现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我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进电梯房。”一个居民在搬进廉租房那天说的这句话,让陈意春至今难忘,眼看着第一个选房者选房成功,陪他们搬入新家,看着他们进进出出为新居打点忙碌,陈意春亲眼见证了这些“蚁族”住房梦的实现,也被那些家庭保障房内的小幸福打动。

2008年开始,宁德全面启动并大规模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当年12月,我市开工建设金涵小区一期首批保障性住房6幢972套,其中廉租住房220套、经济适用房752套。“首批经济适用房面积65平方米左右,2房1厅的户型,能满足家庭的基本居住条件。”陈意春仍清晰记得,这批经济适用房的价格是2593元/平方米,而当时市场上商品房的价格在4000元/平方米左右;廉租房的租金,低保家庭是1元/平方米,租住1套廉租房月租金50元;低收入家庭是2元/平方米,租住1套廉租房月租金100元,这着实解决了一大批城市无房居民的住房难题。

渐渐地,保障房越建越多。2010年金涵小区一期建成后,同年又开工建设二期工程3906套。“为了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我市按照构建分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的要求,二期工程除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还增加了公租房和限价房两种类型的保障房。”陈意春说,2013年,我市又开工建设金涵小区三期工程2450套。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41万套,已建成并分配到户的3.25万套。

与此同时,保障房的供应对象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城市居民低收入家庭,扩大到我市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再扩大到乡镇的医疗人员和教师群体。“每一批保障房的供应对象范围都在扩大,门槛逐步降低,真正让更多住房困难户享受到了政府的惠民政策。”陈意春的语气中满是欣慰。

“让居者有其屋,大家才能安居乐业。看着低收入群体住进属于自己的新家,那份喜悦幸福之情,我能体会。”陈意春说,“住有所居”是每个家庭的梦想,保障房建设是党和国家保障中、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这20年来,宁德市不断把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到实处,帮助越来越多的困难家庭圆了心中的“住房梦”,作为其中的亲历者,他感到无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