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扬帆再起航 逐梦新征程

▲屏南城区一角                                                    


征途如虹,岁月流金。

对于历史,20年只是瞬间的浪花;对于山城屏南,却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再铸辉煌的新起点。

20年追梦,20年奋斗,屏南经济大幅跃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转型发展成绩斐然,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一个美丽宜居、充满活力的“新”屏南正阔步走来。

城市旧貌换新颜

一幕幕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小区旧貌换新颜......这些最新最美的时代镜头,无不折射出屏南的发展巨变。

来到屏南县进城景观大道——国宝大道,纵眼望去,路正道宽,干净整洁,笔直向前,道路两旁绿树婆娑、景观如画。

如今,国宝大道已经成为屏南东部新区最重要的一条主干道,这条总长2.9公里、38米宽、双向四车道的沥青大道横贯城区与高速公路、铁路之间。在它两侧,耸立着公交枢纽中心、屏南一中新校区、移民创业园、水景公园等一大批项目,一个集生态旅游、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和住宅开发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拔地而起。

东区旅游生态城的建设仅是屏南壮大城市框架的一个生动缩影。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屏南县坚持“东进、西扩、北展、南优、提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对接作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的扶持政策,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大力实施西环路片区、中心片区、宝洋新区、上洋头片区、东区旅游生态城等项目建设,城区规划建设面积拓展了近两倍,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规划已定,蓝图已画。根据规划方案,屏南县进一步完善基础功能,提升形象品位,增强承载力和竞争力。同时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规划理念和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旅游城市、山水园林城市等功能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

二十年来,一批崭新的道路、桥梁、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屏南城市的整体框架迅速拉开,中心城区面积迅速拓展,“大城关”城市框架初步形成。

“建成移民旅游创业园、一中新校区、市民广场、水景公园等项目”“ 抓紧推进西环路片区、中心片区、长坋中路片区及溪坪入城口片区建设”......一场关乎民生福祉、永续发展的城市变革,给屏南百姓带来了满满的自豪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屏南一中新校区                                                    

无论是教育、卫生与健康还是基础设施,近年来,屏南县委、县政府把民生事业“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 持续加大民生事业的资金投入,让一个个画在纸上、写在本上的民生项目转变成为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二十年,屏南正在书写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见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座座高楼大厦刷新城市的天际线,一个个民生项目建设述说宜居……幸福就像花儿一样,绽放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城市,让20万屏南儿女生活得更美好。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建设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今年,屏南县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问题,继续实施好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项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群众真正共享发展的红利。

大道如虹通山海

9月27日,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一列车身红绿相间的衢宁铁路首发列车T8006缓缓驶进屏南站,标志着屏南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这条全长约379公里的“山海之路”,让“深藏闺中”的山城屏南美景走入更多人的视线。                                                 

▲衢宁铁路屏南站      

这不仅是一条连接山海的“致富路”,更是屏南加快跨越式发展的“黄金路”。

二十年来,屏南人民开山辟路,踏平崎岖,跨越山水阻隔,用心编织着一张张纵横交错、联通八方的立体交通网——

这张网,涵盖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乡村公路。

这张网,不仅见证屏南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悄然改变城乡居民的工作、生产、生活......

二十年来,屏南县发力补齐交通短板,大力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镇镇有干线”、农村公路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有9个交通类项目被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总投资约98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县交通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36.4亿元,完成建设里程132.3公里。

2013年,启动“镇镇有干线”项目,共实施项目7个,总里程76公里,全部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5.77亿元,项目覆盖10个乡镇。2015年底,屏南县在全市率先完成“镇镇有干线”,实现以县城为中心半小时“交通圈”, 惠及十几万群众。

▲屏南龙潭村   

同时,“十二五”以来共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93公里,开展“村村通客车”工程,完成线路规划、车型选定,全县已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100%。并积极争取农村客运奖励资金,对农村客运企业购车和运营进行补助,采取“以乡镇为中心、向建制村延伸辐射”模式,新投放15辆小型客车,使5个乡镇10个建制村16万群众受益。

桥连隧,隧连桥,桥隧相连成坦途。如果说“镇镇有干线”打通了屏南的交通“局域网”,那么已经建成的国省干线、高速、铁路则加快了屏南冲破山门、连接世界的脚步。

2007年,宁屏二级公路通车,屏南至宁德的路程缩短至1小时45分钟左右;

2012年,屏南第一条高速公路——宁武高速公路屏南连接线通车,每年源源不断的外地游客沿着这条高速来到屏南;

2015年,城关慈溪至路下乡二级公路开通,全县形成贯通南北国道G235(原省道202线)东西国道G237(原省道303线)的交通格局;

2018年12月28日,屏古高速将正式通车,屏南到古田的车程将从1.5个小时缩短至半个小时,到福州也才1.5个小时......

横“路”临空,天堑变通途。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陆续建设,不仅解决了屏南人民出行难、坐车难和运输难等问题,屏南县委、县政府更是审时度势、借“路”生力,翻开了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攻坚拔寨摘贫帽

10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本场发布会聚焦屏南县,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通过现场推介、连线直播等方式,生动讲述摆脱贫困的屏南故事。

▲屏南前汾溪                                                    

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屏南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秉持“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闽东精神,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创新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公益文创扶贫机制,扎实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2018年度,实现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摘帽,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现脱贫。

摘了“贫帽”,再奔小康。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屏南县出台了《屏南县全面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实施方案》,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全部农村脱贫人口食有所保、衣有所用、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关键。近年来,屏南县筹集财政资金6000万元,重点扶持发展蔬菜、水果、林竹、花卉、养殖等10个扶贫产业,建成产业扶贫园区(基地)26个,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了广阔平台,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形成贫困户一业为主、多业兼营的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屏南植根文创产业,为精准扶贫事业开辟新路径。2017年,成立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指挥部,实行项目化运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创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文创扶贫脱贫和农村经济转型。

▲屏南白玉村  

为对精准扶贫工作再梳理、再完善、再提高,真正达到精准扶贫目的,屏南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开展贫困户脱贫质量“回头看”,并积极探索建立相对贫困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将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本县农村低保标准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纳入监测范围,列入相对贫困综合治理,制定提高家庭收入的精准帮扶方案,并积极落实帮扶资金项目,引入防贫保险机制,逐户制定有针对性、综合性保障措施,通过实行“滴灌式”精准投入,制定“一对一”帮扶等方式,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部分图片由屏南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