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邻党建,让治理有温度、邻里更幸福

小区好不好,居民最有发言权。“自从成立了小区党支部,这两年小区的变化真的很大,下水管道通了,停车位多了,还增加了电动车充电桩,现在开车、骑电动车的邻居都觉得方便了很多。”蕉城区继光花苑小区居民王阿姨激动地说。

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这是我市实施近邻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有力探索。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承弘扬“远亲不如近邻”重要理念,积极推行近邻党建,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城市“最后一米”,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红色堡垒”广覆盖

近邻守护“零距离”

走进东侨开发区城市公馆小区红色驿站,居民们围坐一堂热烈讨论,小区党员、业委会委员、物业、业主代表及社区共建单位代表纷纷发表意见,原来这里正在就小区停车位问题召开一场小区治理联席会议。

城市公馆小区党支部书记关禄贵说:“过去,我们小区业主对小区公共问题大多漠不关心,停车位不足、居民活动无处可去等问题长期无人解决,物业与居民的矛盾也时有发生。自小区成立党支部以来,小区治理就有了‘主心骨’,联席会议成了我们共商共治小区难题的桥梁纽带。”在小区党支部的牵头下,通过实行小区党支部引领业主委员会、业主监督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及各类组织协同共治的“1+3+N”工作机制,新增小区汽车、电动车停车位100多个,建成集图书室、健身房、议事厅、棋盘室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红色驿站,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20多件。小区居民纷纷感叹:“在我们心里,这里就是最温馨的近邻大家庭!”

城市的核心是人,为进一步推动党的工作覆盖到户到人,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我市制定出台《关于近邻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持续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把党支部建在小区上,把党小组建在楼栋上,让党员走进千家万户。如今,全市已建成小区党支部328个、党小组282个,在居民邻里身边筑起“红色堡垒”。

福鼎市滨江时代城小区党支部推行组织联动、党员联户、居民联亲,评党员、评居民、评单位,亮身份、亮服务、亮作为“三联三评三亮”工作法,拉近“邻距离”、返璞邻里情;霞浦县百花新村小区设立“近邻红”党建联盟,打造“楼栋互助、邻里结对”服务模式;福安市阳春社区安居小区党支部,通过组织引领、党员示范、邻里参与,共同办好“家门口”的事;周宁县狮城国际小区推行“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深度融合”治理模式,有效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卫生差、停车难、设施落后等问题;寿宁县水岸星天小区牵头形成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监事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联动”制度,促进“邻里情”持续升温…… 

我市各地积极探索近邻党建引领小区治理的有效机制,引导新成立、改选小区业委会189个,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交叉任职”比例提高25%,协调解决小区停车、环境整治、小区充电桩、下水管道等居民“烦心事”2500多件,把有温度的党建送到群众心坎上。

近邻共建聚合力

壮大社区“朋友圈”

城市结构日益多元,仅靠社区党组织单打独斗,难以适应基层治理新形势和群众新要求。如何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协同共治,实现“局部相加大于整体之和”的效果?我市坚持以“互联互动系统化”为目标,着力推动组织与组织之间近邻共建,壮大社区“朋友圈”。

福鼎市富民社区建立健全社区“大党委”制,与16个驻区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吸收辖区内8名小区党支部书记、7名驻区机关单位负责人担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在车站商圈、农贸市场等特殊部位组建党建联盟,实行轮值主席制,推行“支部联学、事务联议、资源联享、服务联抓、活动联办、治安联防”等“六联”工作模式,促进区域内各类组织相邻共融。

蕉城区蕉北街道打破条块束缚,在社区成立党建联席会议,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新兴领域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社区民警、物业企业负责人、楼长等群体,选任专职和兼职委员,将生活、工作在社区网格内的各类党组织和党员全部“网”进社区利益共同体,把资源集中起来,把力量凝聚起来,在推动老城区综合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扎紧组织联动架构,抓实共建共治机制,我市全覆盖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并推行市县领导干部兼任“大工委”召集人或“大党委”第一书记。建立健全“双报到”制度机制,实行“爱心银行”积分制管理,正反两面清单,评先评优征求社区、小区党组织意见等做法,有力推动150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3.3万多名在职党员到居住社区报到服务,充实社区治理力量。

在多元共治方面,我市还积极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三社联动”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免费提供场所等方式,吸引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等280多家,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东侨开发区唐程御品小区党支部引进圣青藤书院,依托红色驿站开展居民读书共享活动;屏南县城东社区“善课堂”社会服务中心,为留守儿童等青少年群体提供课外教学、心理咨询等服务;福鼎市天湖社区联合余力学文、兰可琪绘本馆等机构开设“小区公益课堂”,安排教师志愿者提供免费特色教育课程;柘荣县“柘有爱”志工联合会建立固定活动日制度,常态化进入社区开展“一元剪发”、文体娱乐等志愿服务活动;霞浦县小水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多个社区开展联建,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健康保健、康复训练……

霞浦县东昇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培仙说:“我们社区的专业服务能力有限,这些社会组织的参与,弥补了这一短板,群众也很欢迎,实现了三方共赢!”

近邻互助激活力

共治共享育新风

“退休之后我一直希望发挥余热,为社区居民做点什么,看到社区在招募小巷管家,我立马就报名了。”古田县委政法委退休党员干部余泽荣说。古田县立足县城居民区以开放式街巷为主的地域特点,创新推行“小巷管家”模式,通过建立社区招募、居民推荐、党员带头、教育培训、考核评议、奖惩并举等制度机制,动员有热情、有能力、有威望的党员协助社区深化网格化治理。现在,余泽荣每天在闲暇之余就往返小巷内外,开展日常巡逻、老弱探视、异常预警、紧急报告、政策宣传等工作。同时,他还发挥自己法律专业方面的优势,热心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在社区党组织动员下,古田县像余泽荣这样的“小巷管家”已扩大到85人,他们走街串巷,话家常、访民情、解民忧,“小管家”发挥了“大作用”。

古田县“小巷管家”的做法,是我市推动居民与居民守望相助的一个缩影。为把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激发出来,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我市各地鼓励动员2300多名热心党员群众担任巷道长、楼栋长、网格员“两长一员”,成立“银发先锋”“敲门帮帮团”“小区巡逻队”等邻里志愿服务队1620多支。一年来,活跃于小区、街巷的大爷、大妈和青年“红马甲”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8600多件。他们既是拉近邻里关系的桥梁纽带,更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门,尽自己所能服务邻里。

“家里有事找老谢啊,他可是咱们小区的‘活字典’‘和事佬’。”柘荣县溪坪社区居民口中的老谢,就是热心党员谢圣耀,在社区的动员和支持下,老谢在自己家中成立了“党建小院”,为居民调纠纷、解矛盾。

聚焦“邻里事、邻里了”,我市各地社区党组织还充分挖掘动员居民身边的草根调解能人、法律专家,并积极开辟“矛盾调解室”“法官工作室”“律师咨询台”“说事评理室”“百姓议事厅”等平台,形成“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的和谐氛围。

同时,为打造居民群众服务活动的共享家园,我市已在210个小区建成红色驿站,灵活融入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中心、“四点半学校”等功能区。各地依托红色驿站,广泛开展邻里文化节、党员政治生日会、“AA制”养老、亲子阅读、邻里运动会等特色活动,让居民走出家门,共聚邻里感情,原本陌生的社区、小区,正向“熟人社会”悄然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