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贫困标签!宁德7.2万户、453个村、6个县全部脱贫摘帽

人勤春早。春节的年味尚浓,在福安市甘棠镇观里村田间地头,已见茶农们忙碌的身影。

徜徉村中,最抢眼的莫过于坐落村口一排排崭新的连栋乡村别墅,欧式风格,洋气大方。一副副喜气春联、一盏盏大红灯笼,预示着这里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启。

福安甘棠观里老区基点村

观里村为老区基点村,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中共安德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飞、曾志等曾在这片热土上留下革命的足迹。近些年,村里充分发挥地处平原、毗邻镇区的地理优势,劳务输出及大力发展茶产业等,大步迈上致富之路,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35万元,成为闻名远近的茶苗专业村。

从摆脱贫困到富美小康,观里村的幸福嬗变是我市矢志不渝推进扶贫开发的一个生动缩影。

清新下党

昔日闽东,“老、少、边、岛、贫”,群众生活极度贫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宁德还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区之一。30多年来,宁德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念,坚守“摆脱贫困”使命,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特别“十三五”以来,宁德树牢“弱鸟先飞”志气,保持“滴水穿石”韧劲,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和速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形成坚持精准方略、强化精准施策的“宁德模式”。五年来,全市现行标准7.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4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15537元、增长4.7倍,建档立卡贫困村村均收入从5.34万元提高到15.84万元。宁德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交付的历史重任!

福鼎赤溪村新貌

尽锐出战   凝聚强大合力

走进寿宁县竹管垅乡竹管垅村的千亩茶园,远远眺望,那漫山遍野的茶垄锦簇,流绿滴翠,一行行一层层伸向山的深处,蔚为壮观。

因茶而兴的故事在竹管垅村流传了很久,直至2017年12月,市委组织部派驻竹管垅村第一书记钟国清的到来,这部“茶叶经”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生态优良的竹管垅村是寿宁高山茶主产区,现有茶园3330亩, 90%的农户直接或间接参与茶产业。“种茶是竹管垅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不过当时也存在茶叶品种单一、茶园管理不够精细、茶青销售难等问题,制约了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钟国清说。

穷则思变。2018年以来,钟国清带领村中经济能人共谋茶产业发展。外出调研取经、立足村情确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行扶贫定制茶园模式、建设白茶银仓电商服务中心……一系列“组合拳”下来,竹管垅村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潜力十足。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直至“十二五”末,闽东还有7.2万贫困人口、453个贫困村,9个县(市、区)中还有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中有45%以上为因病因残致贫,贫困村中有95%是产业和村集体经济薄弱村。

面对繁重的扶贫任务,我市坚持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全市动员促攻坚的工作格局——

市领导率先垂范,每人挂钩1个贫困村和2户贫困户,建立双月17日“干部挂钩帮扶日”制度,带动全市1.28万名干部挂钩2万多户贫困户。全市包户干部累计开展入户帮扶38.4万次,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筹集帮扶资金3.2亿元;453名驻村干部累计为贫困村争取帮扶资金13.5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9000多个,促进了贫困村加快脱贫。

先后出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加快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工作意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以及推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立足实际,不断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形成了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大力倡导企业、慈善机构和社会个人参与精准扶贫。累计发动30多家国企挂钩帮扶贫困村、贫困户,争取扶贫资金6300多万元;推动宁德时代新能源、厦航等大型公司到贫困村建立特色农产品直供基地;发挥“青山慈善”“河仁基金”及“宁德慈善总会”力量,积极开展捐资助学、生态扶贫等项目;2016年以来,累计有1300多名社会个人以各种方式支持贫困群众2.1万人,志愿者开展进村入户帮扶活动5.3万人次。

海上新田园

兴于产业   敲开致富之门

绵延太子参,万民致富源。时下,走进山城柘荣,处处可见农户种植太子参的繁忙景象。作为“中国太子参之乡”,柘荣全县90%以上的农民从事与太子参相关的产业。

柘荣英山乡半岭村,村民林文坤一家于2016年底就因种植太子参脱贫了。“去年,仅种植太子参一项增收3万元。”林文坤说,“最重要的是,现在种太子参,不用担心销路了,有公司上门收购。”

早在2014年,英山乡就引进福建柘参种业有限公司,探索对接共建项目,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帮扶农户,并在政策、技术、项目等方面给予指导,扶持他们发展太子参,让贫困群众脱贫有了更多选择。

一处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促进了贫困户增收;一个个农业合作社,带动了贫困户致富……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始终把产业摆在脱贫攻坚的首要位置,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带动群众增收。据统计,全市96%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落实一项以上产业脱贫项目,有生产经营项目的建档立卡家庭86%的收入增长来自产业扶贫项目。

高山花卉产业

因地制宜、提升产业,资金引路、培训跟进。我市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形成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畜牧业、渔业、林竹花卉和乡村旅游等“8+1”特色产业,拓宽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同时,不断推动政策资金“活水”精准滴灌,相继出台的“一号文件”、发展特色产业和促进产业扶贫的系列政策措施都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累计统筹产业扶贫资金3.7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全都采取直接“滴灌”到村到户的做法,支持发展脱贫产业。

脱贫的关键,贵有带头人、好点子。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1000多家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电商+农户”等方式,带动辐射贫困户1.5万户,占总户数的75%以上。有300多个贫困村集体组织开展产业扶贫经营项目,直接带动2700多户贫困户,形成5亿元以上的扶贫资产;培育了1359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每个带头人都引领3户贫困户发展生产经营。

此外,我市各地还根据贫困家庭劳力、资源、技术技能状况,因户因人落实产业帮扶措施,做到“输血”更“造血”、“扶智”更“扶志”。驻村扶贫工作队、包户干部把产业扶贫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开展好一户选定一个项目、落实一笔资金、安排一名带头人、依靠一家经济组织的“四个一”帮扶措施,几年来,全市累计落实产业帮扶项目5.35万个。积极抓保障服务到户,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解决群众担心缺钱、缺技术、缺市场的问题。

文创助力,屏南龙潭古村重现生机

民生保障   筑牢幸福之基

依山傍水,“彩带”飞舞。2月1日, 主线全长8.124公里的古田县翠屏湖环湖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公路X921极乐村天宫岭(纵五)至凤埔公路正式通车。

这是一条实实在在的“扶贫路”、一条红红火火的“旅游路”、一条地地道道的“致富路”。不仅极大方便广大群众出行、休闲运动,也将缩短平湖、凤埔与城区的距离,缩短食用菌、果蔬等运输时间,对发展沿线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项目辅路还兼具国际马拉松赛道、自行车赛道、人行慢道等功能,为推动古田旅游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行路、用水、用电……这些事关百姓生活的“小事”,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却是能否摆脱贫困、发展致富的制约因素。为扶持贫困村加快脱贫,我市着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通村公路(包括村内道路)硬化352公里,建成安全饮水设施177个(处),配强村级卫生所165个,453个贫困村均实现宽带入村,新增村民活动中心58个、群众文体活动综合设施98个。

立春时节,走进蕉城区九都镇九仙村“九仙花苑”安置小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楼房,一条条笔直的村道,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花香扑鼻;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一样不差,卫生所、畲族文化活动中心、休闲活动广场样样俱全……村民兰帮均和其他人一起告别了危房历史,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奔向幸福的未来。

不愁吃、不愁穿,住房、教育、医疗有保障是实现脱贫的基本条件。“十三五”以来,我市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啃下制约脱贫的“硬骨头”, 不让一个人在全面奔小康路上掉队。

造福工程“挪穷窝”。我市建立了落实搬迁用地在县城城郊、中心集镇、中心村“三集中”,搬迁补助资金、建设规划和基础配套“三保障”,注重就业、就医、就学配套“三就地”的“三个三”工作机制,让造福工程在我市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造福工程搬迁12891户50790人,其中,贫困群众易地搬迁2977户11595人;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222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4317户。

健康扶贫“脱穷境”。全市共组建了1010个家庭医生团队,优先服务贫困群众,实现签约率100%,23所大病救治定点医院全部开通贫困群众就医“绿色通道”;实现了全市453个贫困村和1358个一体化村卫生所医保“村村通”或“就近通”;出台健康扶贫补充保险,累计投入专项资金7500万元,对贫困户自付医疗费用在5000元至20万元的,不分“医保目录”内外进行分段累加补助。

教育扶贫“拔穷根”。“十三五”以来,我市累计常态化跟踪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近5万人次,开展贫困学生家访2.65万人次,对417名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学生开展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全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摆脱贫困   走向乡村振兴

整饰一新的乡村民居,建成投用的凉亭、雨廊、廊桥、河滨步道,新开发的茶园、猕猴桃园……走进屏南寿山乡普岭村,新村新景直映眼帘。

“村里变化太大了!”返乡过年的村民阮家尊感慨道。变化的背后,凝聚着驻村乡村振兴指导员陈常见的担当作为与坚守付出。

乡村振兴指导员入户走访

2019年10月,响应组织号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原二级调研员陈常见来到这里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从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方面问题入手,去年一年,他就筹资400多万元、实施17个项目,村子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你就像一块翡翠镶嵌最美山水间,我愿是一只金孔雀在你的花丛中精心梳妆……”正如陈常见为普岭村所作的《普岭赞歌》中所言,他将像一只金孔雀,继续用自己的力量、智慧为这个村庄添砖加瓦。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乘势发力,我市将乡村振兴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按照“抓两头带中间”布局“串点连线成片”,打造24条乡村振兴示范线,以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为引领、串联带动沿线行政村,延伸辐射产业薄弱村,着力形成区域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跃动山海,尽显生机和活力。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我市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发展理念,持续推进 “8+1”特色产业发展,构建起“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乡村特色产业格局。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4.13亿元、同比增长3.1%,八大特色农业占比94%以上。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0元,“8+1”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700亿元。

乡村振兴,人才的支撑不可或缺。我市持续创新人才振兴机制,首开全省先河,建立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金融才俊挂职,让人才向乡村一线下沉、在乡村一线担当作为。目前,全市有388名乡村振兴指导员、303名科技特派员和137名金融助理员住乡联村服务。2020年,全市投入乡村振兴资金44.31亿元,1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实施项目597个、306个市级产业薄弱村实施项目1139个,基本消除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

科技特派员田间传授技术

从穷山僻壤到福地安家,从摆脱贫困到富美小康,新家新村新景,变的是欣欣向荣的生活,不变的是闽东人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火热之心。踏春起舞,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大幕,正在闽东这片汇聚山海灵气的热土上鸿篇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