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跨越赶超脊梁 ——屏南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屏南全景 屏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寿山乡白玉村 徐烽 摄

高山花卉展示园区暨多肉植物组培研发生产基地 叶陈芬 陈薇 摄

秋田农牧黑山羊养殖基地 叶陈芬 陈薇 摄

东区鸟瞰图 屏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金秋时节,慢行屏南城乡,你会发现项目建设的发展蓝图被一个个机器轰鸣的建设现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建筑、一个个开足马力投产的企业带入现实。

东区旅游生态城、屏南时代新能源项目二期、高山花卉展示园区暨多肉植物组培研发生产基地、白玉文旅特色小镇、秋田农牧黑山羊养殖基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年以来,屏南全县上下坚定不移抓项目、旗帜鲜明扩投资,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撬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总开关”,开创了建设发展的崭新局面。

2018年,全县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92个,总投资174.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0.06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147.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65亿元。1至6月累计完成投资20.1亿元,占年度计划比例58%, 超序时进度8个百分点。

以项目拉开城市框架

城市变大了,城市变美了。

这是最近几年,屏南普通市民最直观的感受。

自屏南县实施“东进、西扩、南优、北展、提中心”大城关战略以来,成效初显,城区规划建设面积达到27.2平方公里,较2012年扩展两倍。

城市建设加快的背后,是大手笔谋划、大项目带动在支撑。

9月5日,记者驱车前往屏南,临近城关,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条干净整洁的景观大道——国宝大道。沿着大道一路前行,纵观两侧,只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项目、屏南一中新校区、市民广场、移民创业园、皇庭半岛等一大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让人不禁对这个拔地而起的城市新区充满期待。

屏南东区旅游生态城位于城区东部,是该县实施“东进、西扩、南优、北展、提中心”大城关战略的龙头项目,总规划面积6000亩,其中一期用地面积2113亩,总投资90多亿元。该项目本着将城区当景区打造的理念,以延伸城区商贸主干道为主线,科学布局市政道路、园林景观、学校、医院、广场、旅游配套及回迁安置房等公建项目和配套项目,打造一个集生态旅游、养老养生、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和商住开发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东区建设如火如荼,其他片区建设也不甘落后。

历时3年建设,屏南西环路终于建成。这条双向四车道,全长2.46公里、宽36米的道路,不仅能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完善城市路网,西环路片区更是以其为中轴,增加了2.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将容纳3万人口,激活了县城西部资源,拓展了城市空间。

日前,在屏南县中心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该项目用地面积109.24亩,总建筑面积18.37万平方米,总投资2.65亿元。主要建设城市综合广场、地下停车场、棚户区安置房、商业楼及交通大道等,建成后,将成为屏南县中心城区又一亮丽风景线……

一个个城市重点项目,一步步拉开城市骨架,“小县大城关”正逐步形成。

以项目激发旅游活力

一水绕村过,两岸景色新。

伴着秋日午后的阳光,记者来到寿山乡白玉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整齐有致的民居、随风摇曳的花海……青山、绿水、民居在这里完美结合,和谐、文明新农村的精气神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白玉村紧靠天星山国家森林公园龙井古桥景区,距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洋鸳鸯溪27公里,被誉为“屏南东大门”。屏南县以省运会赛事基地建设为契机,整合皮划艇激流回旋赛道及国家森林公园、茶盐古道、古村落文化、摩尼文化等综合优势,策划打造以“皮划艇运动休闲”为主题的文旅特色小镇,建设成为集运动、训练、体验、休闲、创意、康养、度假于一体的运动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日前,作为文旅特色小镇配套基础设施之一的白玉书屋,正迎来一波“住户”——来自屏南县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捐赠的近5000册图书。这个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的书屋,简约大方又有设计感,如一颗明珠点缀在白玉村中。

“除了作为对外开放的书屋,我们还打算引入文创团队,让书屋成为一个油画等艺术创作基地。”寿山乡乡长李梁介绍,除了白玉书屋,截至目前,白玉文旅特色小镇中省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赛道已建成并投入省运会使用,整村污水管网改造、白玉村立面改造、防洪堤建设、整村低压线路改造等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完成。

近年来,屏南县紧紧依托丰富的传统村落及生态旅游资源,着力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提升效益。以休闲度假、亲水体验、生态观光为主题,以“一镇一特色”的思路,突出资源禀赋,注重乡镇差异,根据各乡镇资源特点,借助大旅游的辐射,重点培育特色旅游小镇。

棠口镇药膳养生小镇、双溪镇文创旅游小镇、长桥镇万安桥文化休闲小镇、甘棠乡甘国宝文旅小镇、代溪镇黄酒休闲小镇、岭下乡田园小镇……风格迥异的旅游特色小镇,形成了具有屏南特点的接得了地气、望得见乡愁、引得来客人、留得下游客的乡村旅游,有效破解旅游季节性问题。

2017年,屏南县被授予“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县”,木拱廊桥以及北墘、厦地、棠口、漈头、漈下、双溪古镇等六个镇村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的同步建设,激发了屏南古村的更新与发展,并成为魅力屏南新的旅游“名片”。

以项目推动产业发展

轻风起,朵云升,9月的屏南,秋意兴。

踏入闽卉(福建)园艺有限公司多肉植物组培研发生产基地,一字排开的多肉植物观光走廊直映眼帘——包括仙人掌科、景天科、番杏科、大戟科、萝藦科等在内的370余种多肉品种在这里竞相“争放”。另一边的产品展示大棚里,“网红”主播正通过手机直播销售多肉盆栽,推荐、上架、下单、打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多肉植物组培、种苗驯化种植、种苗进出口、绿化苗木、科技研发、电子商务及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型花卉电商企业,是全国多肉植物品种、数量最多的组培中心。

“只有不断加强技术投入,创造出更多特色化产品,才能提高公司竞争力。”公司负责人张天东告诉记者,公司依托强大的核心技术团队,培育市场竞争力强劲的品种及市场稀缺品种,不断拓展丰富品种品类资源,通过天猫、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将种苗销往全国各地,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屏南县把发展高山花卉产业作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与举措,坚持“一乡一特色”,致力规划引领、招商引资、龙头带动,培育成功多肉植物、兰花、菊花、月季、四季杜鹃、百合、保加利亚玫瑰、欧洲水仙花、蝴蝶兰等10多个花卉新品种,发展规模较大的花卉企业20多家,建成温室大棚及钢架大棚9万多平方米,成为全省重要的花卉生产、研发中心之一。

随着龙漈花海旅游观光园、路下菊花产业园、多肉植物生产基地及塘后高山花卉观光园、双溪现代牡丹园、浙洋彩色花田生态园等一批花卉项目的签约落地,花卉苗木产业生机勃发。2017年,全县从事花卉苗木生产经营的人员260多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9321亩,全产业链总产值1.37亿元,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全产业链总产值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6.5%和30.3%。

按照发展成为闽东第一的目标要求,屏南县把花卉苗木产业作为该县未来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来规划、发展、实施。到2020年,全县花卉种植面积将达到1.5万亩,总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逐步迈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同时,着力推动花卉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休闲娱乐、康养、花卉文艺展示等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花团锦簇催生源源不断的“美丽经济”。

以项目促进百姓增收

大山深处的屏南县寿山乡,盘山公路迂回曲折,山路两旁层林尽染,绿植交错。车至山顶,秋田农牧黑山羊养殖基地便出现在眼前。

喂羊、打扫羊舍、护理小羊……饲养员钟树玉忙碌正酣。“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精细得很呢。”她和丈夫两人负责5个羊舍所有山羊的“吃喝拉撒”,常常忙到晚上才能停下手中的活。

“公司包吃住,我们俩一个月工资9000元,知足了。”虽然累,但相比之前的务农生活,钟树玉夫妻俩心里踏实、满足。

2012年,秋田农牧(福建)股份有限公司在屏南县寿山乡投资创办了秋田农牧黑山羊养殖基地,规划打造一个集优质种羊育种、销售、羔羊生态养殖、巴氏新鲜羊奶、屠宰加工、饲料生产及休闲农业、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农旅融合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园区。现已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猴洋、下村、石码3个养殖基地,包括20栋羊舍、5个蒙古包、2个停车场、400亩高山生态茶园,以及屠宰加工厂、良种繁育厂、科研基地等设施。

“基地通过母羊散养、投资分红、务工帮扶、土地转租的‘养投工租’模式,既让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也使一些因大量劳动力外出而抛荒的土地,在流转中重新获得效益。”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基地已带动75户贫困户获得稳定增收,并向周边乡镇、村推广,辐射带动群众及贫困户脱贫致富。

“山区要有大发展,小县也有大作为”。近年来,屏南县按照高质量发展与实现赶超有机统一要求,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食用菌、高山蔬菜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重打造富锌富硒、黄酒、高山花卉等特色品牌;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推动田园综合体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等;扎实推进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试点县建设,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积极向好发展态势。

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434万元,增长5.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居全市第一位,增加值42820万元,同比增长5.5%,排名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3元,增长9.2%,增幅位居全市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