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口:打造坦洋工夫特色小镇

社口镇茶园旖旎秀丽。

春茶采摘后,经过数月的休养生息,“中国茶叶之乡”福安30万亩茶树再次焕发生机,又到秋茶采摘季。近日,笔者走访了入选国家2018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的福安市社口镇,近距离了解、感受“闽东茶叶重镇”的求强之路。

好生态迈向“生态+”

秋日的社口镇,登高望远,青山如黛,碧水长流。起伏的山峦,层层叠叠的茶园,一直延绵到视野尽头,蔚为壮观。

地处白云山东麓,背倚梨兰山的社口,全镇区域面积96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总人口2.7万人,其中畲族6000多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产业主要以茶业、竹业为主。社口从唐代中期开始种茶,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名茶“坦洋工夫”红茶发源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茶树良种培育基地,素有“闽东茶叶之乡”美誉。社口镇副镇长叶长寿介绍,社口全镇现有茶园面积4.2万亩,拥有茶企和合作社7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宁德市龙头企业5家。2017年社口镇茶农人均纯收入1.86万元。

秋天,社口的茶园依旧风姿不减,这是好生态焕发的魅力。社口被列为宁德市重点治理水土保持工作乡镇以来,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建设生态茶园。四甫茶场、坦洋村和溪坪村试点区,不仅退茶还林修复植被保持“原生态”,还依据茶树的生物特性,修建起小型蓄水池、沉沙池,坡改梯种植梯壁草,沙土裸露部分种植白喜草等,采用立体复合栽培,茶木共生,保持原生态,引山泉水用于自动化灌溉,茶园管理采用人工除草,施用火烧土粪、沼液等有机肥料……由茶园保水土促增收引发的蝶变,既实现生态环境的“高颜值”,又体现经济发展的“高素质”,迈入了“省级生态乡镇”的行列。

茶产业融入“互联网+”

茶叶是社口农业传统产业,近年来,社口镇作为福安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如何促进全镇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社口给出的答案是抓住三个要素: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这三大要素,正是以茶乡生态、茶园生产、茶人生活为核心组织要素,形成现代茶产业的“茶镇美学”。

为建成产业集聚配套、科技装备先进、产品质量安全、智慧农业领先、公共服务完善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福安市社口茶业现代产业园,社口镇协同福安市农垦集团公司召开茶业现代产业园研讨会,推行以订单为纽带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共同探讨加快竹工坂“坦洋工夫”现代茶叶加工园区建设步伐,将社口打造成福安乃至闽东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的核心区。

“互联网+”时代,发展“智慧农业”是必然趋势。福安市计划在2018年至2021年,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800万元,用于支持电商类公益活动。今年7月27日,福安市举办产业电商运维人员储备系列培训班,吸引了143名来自全市茶叶、农产品等商贸流通企业负责人、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等参加学习培训。通过系列培训,将为茶电商相关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基础保障。社口茶业现代产业园以“茶”为核心,通过“互联网+基地+农户”等线上线下多种营销模式,搭建茶业智能化、标准化生产服务平台,帮助用户构建起一个“从生产到销售,从茶园到茶杯”的智能化信息服务体系。位于社口镇大坪村的福安市七月七茶业种植专业合作,现有会员115户,注册资金368万元。合作社通过构建农业气象和灾害防治信息网络发布平台,组织茶农实行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治虫,统一采摘和销售,现已建成标准化生态茶园600亩,低产改造茶园100亩,年可产茶青210吨,会员人均收入可提升10%至20%。社口镇致力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使传统茶业更具有“智慧”。

美丽的坦洋村,“坦洋工夫” 的发祥地

文旅融合助推“茶园+”

社口产茶历史悠久,从唐代的“比屋皆饮”,到宋代“斗茶”习俗的盛行,直至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的“坦洋工夫”红茶脱颖而出,社口的茶叶文明历史源远流长。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茶诗)。品茶、饮茶在社口有着悠久的历史,产茶之乡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很独特,人文、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坐落于社口镇北的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是全国最早的茶叶研究机构之一。1935年,张天福在社口创建了福建省第一所茶叶科研机构,现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内设有栽培与育种、植保、茶机、情报资料、科研管理等研究室及试验室、标本室、养虫室、评审室、成果室、气象站、制茶厂工人控制气候条件的乌龙茶做青工艺试验车间、科技开发中心等科研职能机构,征集保存国内外450个茶树品种,2950个种质,堪称“茶旅大观园”。富春溪的上游西溪贯穿全境,西溪沿岸“茶香竹绿、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景观带逐步成型。

让茶兴旅,使旅兴茶。说到茶园旅游,如果你想到的只是喝茶、采茶、买茶,未免太单调了些。近年来,社口着力推动茶业与旅游联姻,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融合发展、互惠共赢、渐入佳境。在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中,社口镇茶园链接其他业态模式有:茶园+摄影基地、茶园+养生、茶园+文化节、茶园+茶艺体验、茶园+营地、茶园+茶叶销售……

在社口镇坦洋村,发挥“坦洋工夫”发源地独特禀赋,“茶园+”让资源活起来,赢利空间更大。坦洋村党支部书记李钦经营怡品香茶叶企业,他开设了“坦洋工夫”红茶作坊,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红茶制作工艺。“以前我们的茶厂只有生产这个环节,现在村里发展旅游业以后,寂寥的村庄渐渐有了生机。游客到了我们村里,参观、体验、游玩,促进了坦洋工夫的销售,现在每年能有500到1000公斤的产量,销路不愁,一年能赚10来万元。”李钦说,“下一步,还要把村委的400亩茶园发展成茶业生态观光园,申报3A旅游景区,与白云山景区对接,打造坦洋工夫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