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培育一片茶 富裕一方人

北纬26度,是一条黄金产茶带,蕉城天山茶区便坐落在这条产茶带上。该茶区依山面海、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孕育着天山茶的优异品质。

智者谋势,弈者谋局。近年来,蕉城区依托资源优势,出台《蕉城区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安排专项资金发展茶产业,以塑品牌、育龙头、强基地为抓手,以茶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掀起一轮又一轮发展热潮。

八都镇猴盾村春茶绿

以茶富民 生态转型强品质

春分至,吐新绿,又是一年茶飘香。

春茶上市,抢的是鲜。连日来,蕉城处处好“丰”景:茶农穿梭山头采摘新芽,脸上洋溢着丰收喜悦;茶企开足马力赶工制茶,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茶商迎来送往,销购订单火爆……

“近几年,家里种了36亩金牡丹茶树,这品种茶青制出的花香白茶和新工艺红茶,深受消费者喜爱,不愁销路,每亩可增收一万多元。”赤溪镇牛洞村茶农吴正枝笑着说。

蕉城天山茶走俏市场的背后,离不开多年来茶产业生态转型的成果。

好山好水出好茶。近年来,作为闽东仅有的、较为丰富的野生茶树种群生长区,蕉城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推进茶园生态化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初制厂清洁化改造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十年来,共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1.2万亩,新建、改建、扩建厂房60座,厂房面积33722平方米,完成有机肥替代化肥茶园3.9万亩,并于2017年被列入全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

“蕉城始终坚持做足‘品质’文章,通过标准园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叶加工机械化清洁化标准化等关键环节的推动,在源头抓好品控,确保鲜叶质量安全。目前,蕉城全区茶叶抽样检测合格率达100%,落实企业‘一品一码’追溯体系达61家。”蕉城区茶产业发展中心茶管股股长、高级农艺师蔡远说。

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茶叶品质安全有保障,蕉城茶产业进入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新阶段。2022年,全区茶园面积达13.3万亩,茶叶产量1.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41.4亿元,惠及茶农23万多人。

“下一阶段,我们继续坚持生态优先,集成茶园生态改良、配套水利设施、茶园土壤管理、茶园绿色防控等技术,提升茶园生态化、有机化管理水平,夯实产业原生力,让消费者喝上一杯干净、放心、安全茶。”蕉城区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连光付说。

八都镇猴盾茶园畲家姑娘采茶忙

以茶兴业 文旅融合闯新路

三月春风拂面,蕉城区飞鸾镇白马山生态有机茶园基地迎来旅游热潮。放眼望去,云雾中,郁郁葱葱的茶树从山脚盘旋而上,秀色如画,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茶青、赏茶歌、听茶事、观茶景。

“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美,还能亲身体验采茶乐趣,闻着淡淡的茶香,心情一下舒畅了。”游客林女士说。

从一抹绿色到一方美景,生态茶园释放的发展红利,打开了文旅融合帷幕,也打开了蕉城茶产业振兴新路径。

以八都镇猴盾畲村为例,今年以来,村里突出基础设施和产业提质增效两个重点,着力在茶园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下足功夫,完成平湖茶晒青坪、水库边栈道、观光亭建设,并着力美化周边生态景观,建成猴盾畲风茶韵游客服务中心,进一步提高观光体验感,推动茶产业振兴。

猴盾村茶叶丰收

“不仅如此,我们在猴盾村传统古村落保护提升项目畲族风情街区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村民雷志波在1874年创办的‘震昌号’茶行旧址,打造成品茶、学习茶艺、传承茶文化的活动场所,让游客亲身感受畲茶文化魅力。”蕉城区八都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吴韬韬说。

茶旅融合,除了醉人风光引流,更离不开深厚文化底蕴的加持。

蕉城区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平介绍,蕉城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产茶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商周时期,是中国近代东南“海上茶叶之路”三都澳港口所在地,绿茶还曾被称为“腊面”贡茶、“芽茶”贡品。

为此,近年来,蕉城区积极挖掘“海上茶叶之路”福海关、“茶盐古道”等历史文化遗迹,全面收集整理蕉城茶史、茶俗、茶歌、茶技、茶艺、茶品、茶人等相关资料、遗存,并计划以打造“宁德天山茶”品牌、天山茶历史文化为主线,着力建设“天山茶旅观光基地”“茶产业品牌文化园”“茶叶一条街”“海上茶叶之路遗址历史文化馆”,并打造花香白茶之都,推动“蕉城人喝蕉城茶”,营造提升茶文化氛围,提高蕉城茶叶品牌知名度。

“下一阶段,蕉城区将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融合发展思路,深入挖掘茶文化资源,打造集茶生态休闲度假、产研学实践体验、茶文化体验、茶产业康养等为一体的茶旅产业业态,拉长产业链条,不断为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满足群众文化休闲娱乐需求,促进茶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连光付说。

畲家采茶姑娘喜笑颜开

以茶为媒 擦亮名片促振兴

天山茶飘香,扬名遍四海。

蕉城素有“中国名茶之乡”的美誉,天山绿茶是优质茶叶的典型代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获得全国首届和第二届名茶评选“全国名茶”桂冠,而天山红茶、天山白茶、天山金观音、天山银毫茉莉花茶等茶叶品牌同样久负盛名。

品牌响则产业盛、品牌强则产业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蕉城茶品牌如何突出重围?

一方面,着力打造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制定了《蕉城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方案》,出台一系列扶持茶叶品牌建设政策措施,推进蕉城茶叶品牌建设。目前,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天山绿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天山绿茶、天山红),其中,“天山绿茶”曾获农业农村部“2012年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7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上榜“2022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

另一方面,积极组织蕉城茶企参加茶叶博览会、茶王赛等茶事活动,开展品牌推介,足迹遍及全国,乃至俄罗斯、欧洲、东南亚等地。2022年以来,在市第十届茶王赛中获得1个茶王(绿茶)、13个金奖;在第八届海峡(漳州)茶会海峡两岸茶王赛中,1家茶企荣获红茶茶王;天山绿茶在“张天福杯”暨第十九届“闽茶杯”评比中蝉联“四连冠”。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宁德天山茶”茶香浓郁、名扬四海,产品深受各地客商青睐,线下门店遍布全国,线上订单源源不断。

“目前,全区有1万多人从事茶叶经营销售,辖区内有各种茶叶专营店、茶庄和茶楼近500家,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设有茶叶销售网点数百家,并有19家企业入驻省广电福荐商城‘宁德天山茶汇’茶叶营销平台,实现‘线上逛、云上购’。”蕉城区茶业协会会长阮宜朴说。

经过多年努力,2018年以来,蕉城区连续5年上榜“中国茶业百强县域”名单,天山绿茶品牌价值从2012年的8.63亿元升至2022年的24.07亿元,提升幅度达178%。

“品牌营销势在必行,接下来,蕉城区在巩固提升‘天山绿茶’‘天山红茶’地理标志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宁德天山白茶’品牌,使蕉城成为花香白茶之都,并鼓励企业打造自有品牌,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以茶为媒、以茶会友,让蕉城天山茶香飘四海。”连光付说。

以茶富民、以茶兴业、以茶为媒,用一片茶叶,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蕉城围绕茶叶,振兴的故事还在续写…… 

八都猴盾村茶园

来源:闽东日报通讯员 周思颖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林珺

图片由蕉城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