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①到2025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②加快节水技术推广。探索建立产业化创新战略联盟,支持相关单位创建节水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③提升重点行业水效。鼓励工业企业、园区、集聚区开展生产工艺和设备节水评估,实施工业水效提升改造。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升级改造行动,引导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优先支持水效提升改造项目。支持企业开展节水降碳技术改造,探索建立上下游企业节水降碳合作新模式。④优化工业用水结构。聚焦钢铁、石化化工、纺织、造纸、食品、有色金属等行业,创建一批废水循环利用示范企业、园区。鼓励沿海企业、园区加大海水直接利用以及海水淡化技术应用力度,鼓励企业、园区建立完善雨水集蓄利用、雨污分流等设施,加强管网建设,扩大工业利用海水、矿井水、雨水规模。⑤完善节水标准体系。推动各地区创建节水型企业、园区,遴选节水标杆企业、园区,申报国家水效领跑者企业、园区。编制工业节水标准制修订计划,加快制修订工业水效提升相关标准。⑥推动产业适水发展。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严控新增产能,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加快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低水耗高产出产业比重。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化工园区整治提升,推动沿江企业加大废水循环利用力度。⑦提升管理服务能力。推动高用水企业、园区对已有数字化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开展智能化管控、管网漏损监测等系统建设,探索建立“工业互联网+水效管理”典型应用场景,提高数字化水效管理水平。遴选水效提升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打造水效提升服务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来源:工信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