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美田园·乐土凤阳 | 北路戏:古戏新说



北路戏

北路戏原为“福建乱弹”,是中国的稀有古老剧种之一,仅存于闽东山区,以寿宁县为主。北路戏的音乐声腔是以西秦腔、明腔等乱弹腔的基础上演变发展形成的,并吸收了徽调、汉调、江西乱弹以及高腔、滩簧小调等声腔,形成了一个多声腔的剧种。

凤阳镇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宁北路戏发源地、寿宁高山富锌葡萄重要种植基地。这里不仅拥有锣鼓神山、黄兰湖库区风光、连片农耕梯田等优美的自然景观,更有北路戏演艺、古老民居、宗祠建筑、木偶及民间评书等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遗存。

早在清嘉庆年间,凤阳民间便创办了北路戏班,并经常到外地演出。由凤阳民间艺人自发组建的民间业余剧团凤阳北路戏剧团,成立于1952年,演出剧目有40本之多,参演艺人30人左右,一度巡演于闽东各地;以凤阳籍艺人为主体的寿宁北路戏剧团曾是唯一的北路戏专业团体,曾获誉“天下第一团”。在久长的演绎中兼收并蓄,凤阳北路戏日趋成熟,深得人心。


其音乐贴近乡土农耕社会,奔放中带抒情,粗壮里有细腻,节奏多变,旋律起伏大,曲调跳路活泼,奔放有力,并保留有后台帮腔的原始风格。它既适宜传统剧目的演出,也适应现代戏的创作。凤阳北路戏的传统剧目也比较丰富,相传过去经常演出的有数十种。其中代表性的有《茶乡故事·高山茶缘》《茶乡故事·贡茶传奇》《盗仙草》《穆桂英挂帅》《玉麒麟》《齐王哭将》等剧目。



为更好保护和传承北路戏这一民间传统曲艺,近年来,凤阳镇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凝聚民间力量,先后累计筹资1700多万元,建设北路戏保护与传承基地演艺中心、凤阳农民文化宫、凤阳镇乡村文化广场等。与此同时,镇、村两级和民间北路戏团队还着力实施北路戏演艺活动提升、设施完善、遗存挖掘和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为北路戏传承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022年11月24日,“山海交响 闽东特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乡村振兴观察点”(宁德)启动仪式活动现场,由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带来的开场节目新编北路戏《踔厉奋发向未来》,一经登场便震撼十足,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今年2月18日,寿宁北路戏将独具寿宁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展现在福州市民眼前。

今年3月11日,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与寿宁县凤阳北路戏剧团走进宁德中心城市,开展国家级非遗文化大戏社区专场演出,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也是寿宁县北路戏专业剧团携手本土民间戏班首次联袂献演宁德中心城市社区。

未来,北路戏的传承和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文旅寿宁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林珺